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都市言情 / 将军行 / 第3节(1/2)

第3节(1/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便笑道:“四郎莫担心,咱们在这山上好歹有两万大军呢,又不是泥捏的。就是两万只鸭子让建奴抓,他不也得费上几天光景?再说咱们挖了壕沟也竖了栅栏,在这附近的几处山头也都设了大营,居高临下看的一清二楚,他建奴想攻上来没那么容易!”
  “希望如此吧!”杨林苦笑一下。明军在萨尔浒山上是修了些防御工事,但那些玩意能挡住建奴才怪了呢。因为时间仓促只挖了两道壕沟,但深不过两尺。壕沟外布置了一些兵力和火枪火炮。
  壕沟在这冰天雪地里也就能挖这么深了,边缘随便插了些据马和鹿砦,实际作用如何鬼才知道。
  再说那些作为营地防护的栅栏,就是把木头的一端削尖了竖在早已挖好的只有一锹深的沟里,然后再用绳索连起来系牢,外面再放上一些据马和搭建几座箭楼,营地就算建立完成。野猫野狗肯定是进不来的,但其他的就不好说了。
  
  最让杨林惊诧的是明军战斗力的退化和武备松懈。明军的战甲和武器并不比后金军差,但是因为上下贪污腐败、偷工减料之处甚多。日常又军纪松弛,对武器装备不注重保养,其使用性能大打折扣。
  而后金军对武器装备的养护极为严格,铠甲要明亮如镜,武器要锐利如匹,违者军法严惩。
  现今大营里的明军士兵几乎全躲在营帐里取暖或睡觉,既不加固工事也不做战前各项准备,完全没有大战在即的紧张感。他觉得自己大大高估了这些明军精锐的战斗力,极度怀疑自己给杜松建言那件事做的到底对不对。
  另外,杨林最大的苦恼就是所辖人手严重缺编。按大明募兵制,他们被称为“营伍兵”,简称营兵。仿古代军队什伍之制,五人为伍,二伍为什,另设什长一员;三什为队,另设队官一员;三队为哨,另设哨官一员;五哨为总,外立把总一员;五总为营,俱属主将一员。(明军营兵编制在中后期已不固定。)
  杨林自己的骑兵乙哨按编制应有一百人,但因军中吃空饷现象严重,现实有骑兵六十八人。这六十八人中去掉老弱,实际能上马的有六十人,而在马上能持矛挥刀作战的不过五十五人。
  
  但让杨林比较欣慰的是自从去了那个人间转了一圈之后,自己的身体各项机能大幅增长。如原先一口气能跑十里,现在就能跑二十里;原先能举动二百斤的石锁,那么现在就能举动三百斤。
  明朝在辽东的驻军极少是后金反叛的原因之一。据万历四十六年七月兵部尚书黄嘉善上疏所言,全辽明军员额是六万人,剔除城堡、驿站、驿兵等,实有兵员两万人,就是这两万人还要负责各地的守备等事宜。
  一日前,杨林以出营探察敌情的名义向自己的上司把总王合讨得了令牌,他实际是想偷偷去前方找父兄。但王合明确告诉他,半个时辰内必须回营交令,否则军法处置。
  因为杨钦曾下令不准让杨林随意出营,所以王合便谨遵命令。但他也不想得罪杨林,权当这位公子哥出去放风散心,便采取了这个折中的法子。
  
  杨林沮丧极了。思虑一番后便改变想法,既然去不成铁背山,那么就把手下的这六十八个人都从萨尔浒救出去。
  所以在当天,他先让十三名老弱和不能作战的士兵集合,然后从怀里掏出一封信交给最年长的什长老王头,说这封信是写给娘亲杨袁氏的,让这十三个人回沈阳把信寄出去。
  然后给了他们一些铜钱和吃食,命令他们到沈阳后就不要回来了。等送走这十三名士兵后,杨林松了一口气,暗道能救几个是几个吧。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