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历史军事 / 战国余孽 / 第十七章 传奇揭幕(1/6)

第十七章 传奇揭幕(1/6)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夜色如墨,一灯如豆。
  望着油灯上那微晃的火苗,姜魁一点睡意也没有,一闭上眼就是长平战场上百万大军在山川阔野间呼啸搏杀,狂拼格斗血火激荡的场面,那漫天飞舞的残肢断体,鲜血染红的天空仿佛历历在目,凄厉的嘶鸣和惨嚎声犹在耳。韩章、二愣、莫逾、元让、苏射、赵括这些人的面孔走马灯似的在眼前一一晃过。
  忽然,姜魁想起白天韩老爷子说过的,可恨那纸上谈兵的赵括,可恨那杀人如麻的白起这句话,姜魁心中越来越觉得这有失公允。
  赵括生前,那五十万大军就那样托付给他,赋于太多意义的长平之战就那样托付给他,几乎整个赵国的前途与命运就那样托付给他,而他原是那么年轻,那么单薄,那么无助,那么孱弱,他是那么的不堪负重。
  赵括死后那五十万大军就那样归罪于他,赋于太多意义的长平之战就那样归罪于他,几乎整个赵国的前途与命运就那样归罪于他,而他原是那么年轻,那么单薄,那么无助,那么孱弱,他是那么的不堪负重。
  长平一战可以说决定了战国最终的命运,这一战中,能人志士先后登上舞台,例如秦国的王陵、王贲、蒙骜、王翦都成为白起之后秦国的顶梁柱,而赵国最终的失败,败就败在用人不当。
  赵括虽然熟读兵法,但根本毫无作战经验,如果赵括的经验丰富点,在长壁前就不该浪费整整六天的时间,这六天的时间在白起的整个战略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白起正是用这六天的时间完成了迂回穿插的大战略,将赵括初步包围了起来。
  而当刚被包围在丹水东岸的时候,只要赵括狠下决心,沿着丹河两岸向南北全力突围,秦军未必挡得住,赵军大部还可脱离险境,在其他地方继续对抗秦军,因为当时秦军在高平和长子防守并不强,完全可以不计代价的抢回来,秦军主力仅仅占据了丹东的长平关一个点,还没有形成真正的全面合围,而且秦昭襄王发来的援兵也没有到达战场,此时长平战场上秦赵两军兵力相差并不大,而赵军还处在内线作战的有利地位。
  但是赵括决心在长平关下和秦军决一死战,命令全军主力硬攻长平关,这样秦赵攻守易势,原先长平对赵军有利的地形就变得对赵军不利,长平关前,五十万赵军施展不开,只能一批批冲向秦军占据的城墙,一次次无功而返,而时间就这样被耽误了。等到秦昭襄王调集全国青壮赶到长平的时候,赵军就逐渐被秦军的优势兵力完全合围了。赵括正是这两次决策失当,延误时机,最终将赵军推到了不可挽回的地步。
  而相比之下,百战名将白起实在是老辣得太多太多了。
  然而,是谁把名将廉颇换成赵括的?是赵孝成王!要不是他狐疑多怪,把好好的主将换成了一个根本没有领兵作战经验的书生,这是一个根本性的用人错误。
  其实在这个历史性的错误决定未成为事实之前,有好几次机会是完全可以纠正过来的。
  据说当时,蔺相如拖着病身来劝说:大王仅凭名声就使赵括为将,这就像以胶粘住琴瑟的弦柱来弹奏一样。赵括缺乏实战经验而只会纸上谈兵,他既不能与他父亲赵奢比,更不能与老将军廉颇比。此次长平之战,秦赵两国都动用了全国的兵力,是决定两国命运的大战。赵括虽然从小熟读兵法,但是并没有实战经验,把一场决定国家命运的大战交给他实在是太草率了。
热门推荐
将门枭虎 征战天下之三国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混在皇宫假太监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一品布衣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重生之逆流人生 我的黄河我的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