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都市言情 / 医道人生之女医风华 / 第22章 火罐(2/4)

第22章 火罐(2/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许承跃说:“反正没人,坐吧。”他说着,自己先选了一个靠里边过道的座位坐了下来。
  陈瑾知道他是针协的人,虽然一直不知道他在针协里担任了什么职位,但他也是老资格的师兄,坐在这里完全没问题。她一个来蹭课的坐这里似乎不太合适,就有些犹豫。
  许承跃见她有些不好意思,就说:“等下还有两个协助仁杰授课的干事,可能会坐在靠门口那两个座位休息,里面这个没人,你坐这里没人说你的。”
  陈瑾这才安心地坐在许承跃的身旁,问他:“今天教拔罐还是艾灸?”
  许承跃说:“应该只教拔罐。”
  没多久,一位针协的男干事进了教室走到了讲台旁边,对大家说:“各位同学静一静,我们的课马上要开始了。”
  教室里很快安静下来,孔仁杰师兄走上讲台,依旧用他独有的讲课风格,介绍了拔罐的起源和作用,中间时不时地穿插着他的临床医案,让在座的同学们认识到拔罐看似简单,外面虽然哪个理疗馆都有,但用好了也是可以治大病的。
  拔罐疗法,在古代的典籍中被称之为角法。远古时代的医家是用动物的角作为吸拔工具的。在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有关于角法治病的记述:“牡痔居窍旁,大者如枣,小者如核者,方以小角角之,如孰(熟)二斗米顷,而张角”。其中“以小角角之”,就是指用小兽角吸拔。
  东晋时期的大医家葛洪所撰的《肘后备急方》中,也有用“角法”治病的记载,当时所用的角为牛角。
  到了隋唐时期,拔罐的工具有了突破性的改进,开始用经过削制加工的竹罐来代替兽角。竹罐取材广泛,价廉易得,大大有助于这一疗法的推广,同时竹罐质地轻巧,吸拔力强,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疗效。
  隋唐时代虽然出现了竹罐,但还是兽角和竹罐交替使用的。到了宋金元时代,则竹罐已完全代替了兽角。拔罐疗法的名称,亦由“吸筒法”替换了“角法”。在操作上,则进一步由单纯用水煮拔筒法发展为药筒法。也就是先将竹罐在按一定处方配制的药物中煮过备用,需要时,再将此罐置于沸水中煮后,乘热拔在穴位上,以发挥吸拔和药物外治的双重作用。
  明代时,拔罐法已经成为中医外科中重要的外治法之一。当时一些重要的外科著作几乎都列有此法,主要用于吸拔脓血,治疗痈肿。在吸拔方法上,较之前又有所改进。
  到了清代,拔罐法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竹罐尽管价廉易得,但吸力较差,且久置干燥后,易产生燥裂漏气。为补此不足,清代出现了陶土烧制成的陶罐,并正式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火罐”一词。拔罐方法上也有较大进步,不再是用药液或水煮罐子,而是直接在陶罐中投以烧着的纸片,再吸附到皮肤上。同时,“火罐”一改以往以病灶区作为拔罐部位,采用吸拔穴位来提高治疗效果,并开始应用于多种病症,不再局限于外科疮肿的治疗。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