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五日后。
上午。
秦王殿。
赵启明斜靠在王座上,旁边王后杨端和帮他捶着小腿。
他这个样子多少有点不成体统。但他实在受不了这个年代的跪坐,时间一长就全身不舒服。
好在现在是朝会结束后的私议。
大殿中皆是他的亲信。
蔡泽、昌文君、昌平君、肆氏、壁、李斯、尉缭、姚贾,一共八人。
尉缭和姚贾,是赵启明新近从魏国请来的谋士。邀请他们的时候,他们还只是两名不得志的青年士子。突然得到秦王客卿的许诺,二人都很惊讶。惊讶之后,两人就欣然前来。经过一番详谈后,他们皆被赵启明接纳为亲信。
历史上,李斯、尉缭、姚贾并称为始皇帝的三大谋士,为秦一统六国出谋划策立下无数功劳。这也是赵启明专程邀请的原因。
现在李斯担任廷尉,尉缭担任中尉,姚贾担任典客。三人新任,就是九卿起步。赵启明这么做,一是三人确有才能,二是为了清理朝堂。
殿门口还有两个少年郎官,蒙恬、蒙毅。二人也是赵启明新近提拔的。他们是老将蒙骜的孙子,将军蒙武的儿子。
赵启明虽然对蒙武很不爽,但对蒙骜还是很敬重的。而且蒙恬、蒙毅兄弟终其一生效忠始皇,令赵启明很是欣赏。所以赵启明直接将还是少年的他们,提拔到了身边做郎官。
赵启明询问尉缭。
“秘密调遣的兵马、粮秣,都齐备了吗?”
“回禀大王。五万兵马和两百万石粮秣都已齐备。已经跟随蒙骜上将军的大军去往前线。”
“赵军的动向呢?”
“十二万赵军已经向马阳方向开进。”
“嗯…明日起,就在咸阳地区开始征兵吧。征兵十万。”
“诺。”
“昌平君,召回王骑和蒙武。以王骑为主将,蒙武为副将,率领十万咸阳之军,前去迎击赵军。其他诸事按原定计划执行。”
现在昌平君担任国尉,掌全国军事。
“诺。臣领命。”
“…寡人听说廉颇已经叛逃赵国,做了魏将?”
“是的,大王。去年信平君廉颇,代理赵相国之职,率军攻打并夺取了魏国的繁阳。时值赵王丹去世,赵王偃继位。”
姚贾上前回答。他对魏国赵国的情况比较清楚,在两国人脉不俗。
“赵王偃做太子之时,曾与廉颇有嫌隙,再加上新任赵相郭开进谗言,说廉颇有不臣之举。于是赵王就派出了武襄君乐乘,去夺取廉颇的兵权。”
“彼时,廉颇为赵国立下大功,没有封赏反而要被夺权。他因此非常恼怒,率兵将乐乘围而不攻。乐乘恐惧,弃职逃走。当夜,廉颇就此叛赵,逃奔魏国大梁,做了一名客卿。”
“可以把他拉拢到我秦国吗?”
“大王…廉颇虽然在魏国不得重用,但其作为赵人,对赵依然感情颇深。长平一战使其深恨我大秦。所以要劝他来投,恐怕很难。”
“姑且一试…算了…既然廉颇不得重用,那就保持现状吧。”
赵启明原本是想派遣说客尝试一下。可后来又想想。万一这件事情被魏王或者赵王知道,使廉颇重新得到重用。那对秦国就非常不利了。
虽然不能将战国四大名将的廉颇收入麾下有点遗憾,但赵启明仔细思考后还是决定放弃了。游说和刺杀都不合适,失败后结果都不可预测。反而保持现状对秦国比较有利。
“楚国的谣言有什么结果了?”
说这句话的时候,赵启明瞥了一眼昌平君。
“移花接木的谣言已经遍传楚地。许多楚臣以公子负刍为首,质疑太子芈悍的血统,向楚王完提出废太子的要求。楚王完因此吐血重病。李园一党为证太子清白,疯狂攻讦春申君,甚至派出了蓄养的死士进行行刺。春申君遇刺受伤,已逃回封地。春申君的党羽也就此展开了报复。楚国彻底陷入了三党的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