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是有制约关系。
「我们现在考虑的是以相对计算量少些的多普勒雷达模式,设计S波段频扫体制三坐标对空搜索雷达暂时替代,等高部长提出的晶体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后,用在这种体制的雷达上面勉强够算力。」
由于高建武要求跳过电子管计算机的发展,直接切入到晶体管计算机的研究。
这是全新的领域,电子所方面完全没有参考现在世界上任何一款产品的可能性,必须全新从晶体管制造开始,自己肝出来这种跨时代的创新电子产品。
好在晶体管的制造技术高建武也提供出来完整的制造工艺,尽管这些技术来源令人匪夷所思,但是真的可行,这让电子所可以按照高建武提供的技术要求执行下去。
不过对于这帮电子专业转行搞计算机研究的人员来说,他们每天都在兴奋中渡过,因为他们从事的是开天辟地的顶级创新工作。他们中没有一个人在世界上任何一个高校或者刊物上看到如此先进的计算机设计。
现阶段,世界顶级计算机还在用电子管来实现。
「那就按照你们的替代计划去执行吧,争取在年底之前完成这个任务,赶上051驱逐舰的进度完成上舰集成工作。
接下来计算机方面的迭代演进工作不能停止,未来晶体管计算机将会成为我们科技发展中一个中心,现在我们开发的墨子计算机不过是一个,10万次运算速度也只是我们第一步,3年内,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开发出百万次运算速度的计算机。
未来我们要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演进到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上面,开发运算速度千万次、亿次的新型计算机。」高建武的话在叶向明教授心中掀起了一阵巨浪。
他同高建武沟通还不多,所以对于高建武的一些想法根本没有多少了解。
但是高建武这边能够拿出晶体管制作工艺设计和晶体管计算机详细设计方案,叶向明教授相信高建武在列强那边具有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
这些闻所未闻的技术细节,叶向明教授作为国内现在顶尖的物理学方面电子专家,本人才对一些原理有概要性的了解,因为这些资料甚至在列强顶尖高校实验室中都没有,很多名词甚至都没有听说过,是高建武的资料中才第一次看到提及的。
所以叶向明教授以为西方在这方面有着秘密的进展,这样才能解释得通为什么高建武看起来并不是很懂电子方面的知识,但是却在源源不断提供绝密的电子方面技术资料。
前面步话机详细设计资料等经历,让叶向明误以为高建武的技术来源还是盟军秘密的研究所中。
当然,这个疑问一直到未来若干年后,当初参与高建武第一代科技大爆发的领头人,仍然没有一个能想明白高建武究竟是从什么地方拿到了这些技术。
因为在后来解密后,他们同西方的同行交流中,才发现西方根本没有这些技术来源,他们是在华夏这边出来后,一直都在模彷着华夏这边同行的脚步在前进。
这就导致华夏的十大研究所俨然都是未来三十年内世界最先进技术的源泉。
由于高建武不肯透露技术来源,这直接导致了后来的诺贝尔奖都不好颁布,因为华夏这些研究所没有人把这些顶尖技术写成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