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辽地的胡人部族众多,其居心叵测之人,不可计数。”
“两年前吴章前脚刚走,辽国就发生了叛乱,也幸亏吴鸿及时出兵相助,这才让辽国避免了失国的危机。”
“不止是辽国境内的胡人,外边的胡人,也一样对辽地生出了觊觎之心。”
“辽国一分为三,甚至是一分为五的话,朕敢说,不到三年,辽地的藩王国必亡,全部灭亡,宁国也难免覆灭之危险。”
“这……”
吴基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只是,他认为一个强大的辽国,始终是不符合大吴的实际利益的。
庆忌在世还好,一旦庆忌驾崩了,谁还管得住辽国、塞国?
值得一提的是,辽王吴章和塞王吴繁都还在西方屯兵。
这两个人手底下估计还有几十万人的军团,异族大军。
倘若庆忌突然驾崩,这两个人又率兵杀回来夺位,刚刚继承大统的太子恒,能挡得住吗?
吴基咬了咬牙,硬着头皮道:“皇祖父,您不能把这样的烂摊子,留给父亲,留给孙儿。”
“如果皇祖父你有生之年都不能解决的事情,父亲以及孙儿,就更不可能解决了。”
庆忌笑了笑,拍了拍吴基的肩膀,语重心长的道:“基儿,你要相信朕,也要相信你的父亲。”
“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朕就会削藩了。”
“朕这一代,可能不适合削藩,但是到你这一代,削藩是可以的。”
“至于用什么样的手段,以后你就会知道了。”
事已至此,庆忌还卖了一个关子,这让吴基深感无语。
吴基立志要成为像庆忌一样伟大的千古一帝。
所以,他是不会放弃这些藩王国的。
他想更进一步,打出比自己皇祖父更为庞大的疆域,继往开来。
……
庆忌的出巡队伍离开辽国都城高平之后,又一路东行,走过鸭绿江大桥,直接进入了宁国的地界。
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让庆忌很是感慨。
“吴鸿,若不是朕知道这是宁国治下,朕还以为这是在我大吴本土的地方。”
“这一切,都跟你的教化之功,治理之功分不开关系啊。”
“父皇谬赞了。”
吴鸿还是表现得非常谦逊。
得益于吴鸿的治理,宁国成了一个富庶的国家。
话说回来,在大吴的诸藩王国当中,宁国原本就是有着底子的,早就是一个开化的国家了。
宁国的前身,是箕子朝鲜,而箕子朝鲜是商朝末代君主商纣王的叔父箕子建立起来的国家。
箕子东走并一蹴而就,也非孑身一人,而是分阶段并且带去了一个箕族集团。
殷民从之者五千人!
箕子入朝鲜半岛不仅传去了先进的文化,先进的农耕、养蚕、纺织技术,还带入了大量的青铜器,另外还制定了“犯禁八条”这样的法律条文。
经过六百余年的发展,箕子朝鲜早就进入了青铜器时代,有了一定程度的文明。
吴鸿率兵进入箕子朝鲜,顺利建立宁国之后,也是励精图治,使宁国政教大行,宁人知书达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不少吴人、辽人甚至还慕名而来,直接在宁国定居了。
孔子的理想国度,莫过于吴鸿治下的宁国了。最快更新无错小说阅读,请访问手机请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