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于乔,我都活了七十多年了,一辈子都在兢兢业业的为大明百姓操劳,我这身子骨至少还能为大明百姓奋斗十年!”刘健当然也知道李东阳的是什么意思,可是自己不服!“落得如此结局,哎~”
“你我二人,着相了、着相了。”谢迁摇了摇脑袋,也叹了口气。“哎~”
“我也知道圣上有心计是好事,是大明百姓的幸事,就是不知道为何圣上要重用那些腌狗!”刘健还是气不过的骂了几句八虎。
这一次谢迁就没有回应刘健了。
二人经过李东阳的提醒,才明白自己二人为何被正德皇帝下放归乡,而且是很不体面的下放归乡。
什么叫体面的下放归乡呢?
那首先就是皇帝诏曰,而不是皇帝制曰。
其次关于二人的归家圣旨中,也要将二人一生的光辉履历写的明明白白,在圣旨的最后再加封一些虚名。
这样就是一份比较体面的归家圣旨了。
可他们二位大明首辅次辅的归家圣旨中,是皇帝制曰就不说了,还没有写出二人的功绩,
圣旨的结尾也不是给二人加封虚名,只是草草的对一些官员进行调迁。
这种在准辞诏书上还进行其他事务安排的行径,是有些侮辱四位被准辞的大臣的。
至于正德皇帝为何在临别之际都不肯给几人一个好名声呢?
之前二人还全当是刘瑾这个宦官从旁蛊惑正德皇帝,但现在他们经过李东阳的点拨,更相信是正德皇帝自己的决断。
他们二人以及刘大夏和马文升合计四人,可以说的上是现在整个朝堂中资历最老、能力最强、权势最大的四人。
虽说四人都是经过弘治皇帝长年考验,兢兢业业、秉公执法、爱国爱民的好大臣。
可在正德皇帝眼中就不一样了。
特别是在王资提醒过后的正德皇帝眼中。
王资的大饼四人分的问题,只是点拨了正德皇帝文臣与皇帝不是一伙的,皇帝与宦官才是一伙的。
而正德皇帝举一反三、参考了大量历史记载后,认为文臣不单单不和皇帝是一伙的,还很有可能是敌人。
特别是历史上那些权势滔天的老一辈权臣们,那更是所有新上台的皇帝所需要直面的、最恐怖的敌人。
正德皇帝在想明白自己要小心被架空的一刻起,就下定决心要扶持宦官集团,打压弘治三阁老与弘治三君子所代表的、团结一心的文臣集团了。
穿一条裤子的文臣百官让正德皇帝感到了一股的无法掌控感觉。
对于皇帝来说,无法掌控的感觉等同于恐惧感。
谢迁与刘健之前一直一心想报答弘治皇帝临终托孤时的信任,一直全心全力的为正德皇帝出谋划策。
群臣逼谏也的确是他们二人带的头,第一个上请辞谏的也是他们二人,
现在谢迁与刘健还记得那天早朝上群臣是如何响应自己的,可谓是排山倒海、势压皇帝!
他们二人的势,已经压过了正德皇帝!
哪怕他们二人可以问心无愧说自己是一生为大明所奉献,问题是正德皇帝真的敢相信他们二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