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正德皇帝回到乾清宫内,由于日渐微寒,乾清宫的暖房内已经摆满了炭火盆与暖炉。
“把李少博请来。”正德皇帝坐在龙椅上,翻阅了几份奏折后,对身边的刘瑾说道。
“诺。”刘瑾微微点头,就指派手下宦官去请李东阳了。
不一会,李东阳就进入了乾清宫的暖房内。
“臣……”李东阳缓步走到正德皇帝面前,打算施礼。
“免了免了,给李少博赐座。”正德皇帝举起几份奏折,向李东阳展示道。“今日朕有几事想请教少博。”
“臣尽力为陛下解惑。”李东阳也不推脱,看着正德皇帝桌边的十来份奏折,就知道这次谈话短不了。
这并不是正德皇帝第一次请李东阳来帮自己讲解需要批红的奏折了,李东阳娴熟的帮助起了正德皇帝解答疑虑。
随着时间的流逝,李东阳也和正德皇帝配合越来越默契,
在李东阳眼中,正德皇帝并不是一个刚愎自用的昏君,而是一个能听进自己意见的明君,
正德皇帝在让四位重臣回家后的两个月内的表现,更是让李东阳坚定了自己的判断——正德皇帝是怕文臣联合才让四位重臣归乡。
二人这么一问一答了大约半个时辰,正德皇帝随手抽出了一份翰林学士的奏折给李东阳看。
“少博请看,不少翰林学子向朕上书,说京城外聚集了大量流离失所的百姓,少博可有解决方法?”正德皇帝向李东阳问道。
“国库空虚,无力扶民。还请陛下放开内帑救济百姓,届时百姓一定可以渡过难关。”李东阳说出了他对于流民的处置手段。
其实流民也没啥好解决方法,大明就那么多适宜耕种的土地,生娃的速度远比开垦土地的速度快,总会有百姓种不上地,
这是一个对于农业化国家来说永远无法回避也无法解决的困境。
再英明的统治者领导、再厉害的文臣辅佐,也不能让大明的土地凭空变多。
只有大明的人民百姓,才是大明一切生产的基石。
“哦,是这样啊。”正德皇帝装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回答道。“朕看有些大臣上书说,京师外这么多流民,是因为刘瑾等八虎所导致,李少博你知道这是真的吗?”
“八虎真的导致了流民增加了吗?”
这个听起来是攻击宦官势力的好机会却让李东阳紧张不已。
李东阳听到正德皇帝对自己进一步的提问的瞬间,手心里就出了几滴汗水,
李东阳是四朝老臣,其中与成化、弘治和正德三位皇帝接触颇深,
但在李东阳的记忆中,不论是成化皇帝还是弘治皇帝,都是比较信任文臣集团的,哪怕是重用西厂来打压文臣的成化皇帝,也很少这么拐着弯的向文臣提问。
弘治皇帝更是十分信任文臣,有什么话也基本上都是直来直去的问答。
让李东阳最胆寒的一点是,正德皇帝就是当着刘瑾的面向自己提出的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