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终将归去 / 第六章 读书人的事(2/2)

第六章 读书人的事(2/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每天放学后,拿个板凳拿着书这就齐了,那时的课后学业并不繁冗,但是想把全部作业做完,即使夏日太阳落山晚,那也得近天黑了。何况冬季的时候,天早早就不给亮堂的机会。自从有了跟随向往的习惯,那每天把全部作业收拾完就更晚了。所以,初中毕业前那近十年,来来去去的邻里在那天黑又非黑的时间里,总是能看着我一人就着搭在我家屋檐上的路灯下来的光,在那石墩边坐着。
  那时候的自己是偏执的,没做完作业再怎么催喊总是不能进家吃饭,父亲出渔不在家的日子,都是母亲催喊的我,后来母亲也渐渐习惯了。我有个从小养成的缺病就是把头斜枕着书本,斜眯着眼睛看题,但也不耽误写字,这点在父亲看来极难接受。父亲本就没什么文化,在书本的道坎上难以入手与我攀谈,那既然有了其他和读书贴边的事儿,父亲便异常地执着于此。于是父亲在家的日子里,每到饭点,他总是一边训骂着让我坐直,一边轻拍我脑壳让我进家吃饭,几乎他在的每天都得训骂,但是他好像并不厌倦于这件事儿。
  那些年的晚饭我们家几乎天天都是需要分吃两顿的,等父母姐姐吃完,母亲收拾了剩菜剩饭放在灶锅里,拿几块带火星的木炭,添点水,不没过碟碗,就着那木炭的余温给我备着。
  我们那时候虽没如今的课外辅导,但是老师总会有几本推荐的课外读物和习题,和成绩不搭边的《唐诗三百首》我是借着邻居伙伴看的,《伊索寓言》我根本就没稀得看,我自己劝自己说那是外国文著,那正文应该也是洋文,我肯定是看不懂的。老师推荐的习题本才是我一直心心念念的,那时候知道母亲每天为家里吃饭犯愁,老师没说必须,我自也不敢和母亲多提。我的同桌是个胖呼脸的男孩,成绩不好,但是课外习题本倒是齐全,我确实是日日想要的,我也不止一次地心里怪他有了习题本却不去做它,选了一天临放学的时间,乘着他不备我便收了包里归了自己。
  等偷书这事儿被揭穿的时候,学校本没有喊父母的做派,但奈何我一直咬牙坚称这是母亲给我买的,有具体地址还有具体时间,甚至连那天和母亲一起去买书的时候的心情我也和老师交待了一遍。母亲在一旁一言不发,眼眶确实红了,却当着办公室太多人的面强忍着没落泪。母亲的地方方言和老师的普通话本就不易交流,所以她就选择在一边听着,频频点头没敢看我,应该是怕我在看她,我俩彼此尴尬,那时候她应该是在极力掩饰着那种知道自己的儿子偷书还撒谎的心情吧。
  印象里,自从开始上小学,母亲和我一起走路就好像再没牵我的手,那天倒是个例外,回去的路上母亲还是什么都没说,我自己倒是心虚地紧,为了淡清自己的无耻,一路上心里不断念着《孔乙己》里孔乙己涨红了脸,为自己争辩的话“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吗?”。
  父亲曾和我许诺,在上学这事上,只要我好好念书成绩优异,他必供着我读完我所有想读的书。这件大事情,父亲确实兑现了他的诺言。从“窃书”以后,母亲也在各种小事上不断缝补,深怕因为自己让我犯错,小时候在吃上我家里是不济的,但在做读书人这件事上,父母为我真的已然尽其了所有。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