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检查完密封性后,开始用锥子一样的东西戳破那层半透明的纸,那种纸应该叫宣纸。
但小时候,我不认识。
锥子是用木筷改造的,前边就类似铅笔,由于是长期使用,锥子已经被磨得平滑,然后拿着锥子开始刺破那层半透明的纸张,还需要使点力气,把孔洞变圆整,这样为后续辅料能顺利进入炮筒内部做好准备。
首先进入的便是黄泥。
添加黄泥便是添加黄泥,黄泥的作用是凝固密封,早期1.0版本的爆竹一端都是加黄泥的。
把黄泥锤碎,然后用筛子过滤,筛选出优质的黄泥面,把黄泥面按照固定的比例倾倒在那层被戳破了半透明的炮饼上,然后开始摇动,让黄泥进入孔洞,然后拿木棒敲击,把炮饼抬起来轻轻摔锤在桌子上,直到黄泥都从那炮饼上进入孔洞,开始上第二辅料。
第二辅料便是火药。
三种辅料需要按照严格的比例掺兑,而这个严格的掺兑比例很大程度影响着鞭炮爆炸时的威力,响声,以及作为炮匠的荣誉与信仰。
火药的配制是极其危险的工序,硝石粉往往受潮凝固需要捣碎,而捣碎这个工序异常得危险,需要用塑料的铁锨搅拌,需要用木头的锤子轻轻从凝固的块头上敲下一点点的小块,然后轻轻捣碎,一不小心就容易发生爆炸。
把三种比例的辅料配好后就开始继续往炮饼中添加,依旧是要小心翼翼,轻轻晃动着炮饼,把药粉从那个半透明的,戳了洞的那一面晃进去,动作一定要轻,一定要轻。
加完了火药,继续把炮饼轻轻摔打敲击在桌案上,然后开始加最后的辅料。
把炮饼压实了,整个炮筒就没有了空间,里边实实在在的。然后撕掉那一层半透明的宣纸,用玉米浆糊贴上与底部一样厚的纸张。
这层纸同样是要确保密封性。
贴完了这层纸后,开始下一个炮饼的工序,如此几天就累积了好多炮饼。
等做完了这一轮的炮饼后,把之前装有黄泥的那层硬纸揭开,然后用喷壶喷洒清水,喷水其实也是一个技术活,喷水多了会通过黄泥渗透到火药,喷少了黄泥没有湿润,黄泥便还是粉末。于是往往喷完水,父亲都要检查一遍,用口喊着水,喷在炮饼上。
喷了水的炮饼往往需要静止十几分钟,把整个喷水的过程看起来就像是小孩子打架,吐口水。
等湿润了黄泥,便需要做封口凝固的工作了,把糊有硬纸的装着草木灰的那一面朝下,把喷水湿润了泥巴的那一面朝上,然后开始拿着稍微粗一点的一根铁棍开始密封。
铁棍的一头类似铁钉的帽儿,另一头是椭圆的的钝器一样的杵形,顶在半湿润的泥巴上,左手扶着,右手拿着木棒开始敲击在带帽的那一头。
“哐当”
一下敲击下去,炮筒上有泥巴的部位凹陷了下去,如此反复,把整个炮饼一共三百来个炮筒全部封口才算是这一道工序的结束。
童年里,那木头敲击铁棍的声音经常响起,并且,节奏欢快而又沉稳。
木头随着常年累月的敲打已然变得凹陷。
我是炮匠之子,这些工序,我从小便熟络在心。
而做完这些,仅仅是做好炮饼的第一大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