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历史军事 / 历史遗忘的角落 / 第四章 拓跋的崛起(2/9)

第四章 拓跋的崛起(2/9)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2万对6万,不慌乱是不可能的。北魏士兵面对3倍于己的柔然铁骑,和如蝗群般射来的飞箭,阵脚开始松动,怯阵者众。拓跋焘大吼一声,亲自张弓搭箭,连连射倒几名柔然士兵。年轻的老板有此大心脏,北魏士兵的士气骤然提升。两支大军如两条交配的大蟒,绞杀在一起,战斗进行的异常惨烈。
  柔然兵力毕竟具有压倒性优势,北魏军队渐有不支之感。但是,逆境中仍保持自信的人往往运气奇佳。厮杀间,发生了一件偶然事件,导致了战场形势瞬间逆转。
  那就是,柔然统帅于陟斤,段末波、曾天养附体,杀得兴起居然亲自陷阵,被北魏一小卒一箭贯喉,横尸当场。柔然军队群龙无首,大败而逃。
  这种偶然事件决定战场走势的事情,历史上不止这一例。
  譬如,整整580年后的1004年,同样来自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政权的一员大将率军攻击中原政权,军势一路碾压,堪称势如破竹,一直攻到黄河岸边的澶州(今河南濮阳附近),这已是中原王朝的最后一道防线,朝野震恐。生死存亡之际,一件偶然事件改变了整个战局。
  澶州城楼上,一个来自山东寿光的叫张环的军头正在值班,远远望去,见敌军一队骑兵在附近转悠巡视勘察地形,为首的人威风凛凛,貌似是个不小的官儿。山东寿光人不仅会种菜,还会射箭,张环想发一枝冷箭警告警告这帮人。可是,这帮人离城门六七百米远,能射得到吗?
  张环心里有底儿又没底儿。没底儿的是距离实在太远;有底儿的是,中原政权的马匹不如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但其他装备基本碾压,现在城楼上就有一张强弩。这张驽,可不是普通的驽。
  床子弩。将一张或几张弓安装在床架上,以绞动其后部的轮轴张弓装箭,待机发射。多弓床弩可用多人绞轴,用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擘张、蹶张或腰引弩。《武经总要》记载,多弓床弩张弦时绞轴的人数,小型的用5至7人;大型的如八牛弩,需用100人以上。瞄准和以锤击牙发射都有专人司其事。所用箭以木为杆,铁片为翎,号称“一枪三剑箭”。这种箭实际上是一支带翎的矛,破坏力堪称恐怖。床弩又可射出“踏橛箭”,使之成排地钉在夯土城墙上,攻城者可借以攀缘登城。床弩还可以在弦上装兜,每兜盛箭数十支,同时射出,称“寒鸦箭”,比诸葛亮发明的诸葛连弩更像机关枪。床弩的射程可达三百大步(约合570米),是中国古代弩类武器中射程最远的。
  如今这股敌人侦察兵离城门六七百米远,不管有没有枣先打一竿子吧。张环和几个士兵搭好巨箭,用绞轴拉开弓弦,然后巨箭就如人间大炮一样向敌酋飞去。由于居高临下,又可能是顺风,巨箭飞出六百多米,正中敌军侦察兵领头者的额头。
  不久,传来一个惊人的消息:被射中者,不仅仅是个侦察排长那么简单,而是敌军主帅、兰陵郡王萧挞凛。萧中箭后,当晚伤重不治死于军中。这一箭,也最终换来了敌军的退兵,双方缔结了澶渊之盟,可谓一箭射出了双方边界百余年的和平。
  没错,这就是宋辽的澶州大战和澶渊之盟的缔结过程。巧合的是,辽国是契丹人的政权,而契丹族,是柔然人后裔(详见本书第二部)。424年,柔然统帅于陟斤被偶然射杀成就了北魏。整整580年后的1004年,其后裔统帅萧挞凛又被偶然射杀成就了北宋。可谓时也,命也。
热门推荐
征战天下之三国 夺嫡:疯癫王爷竟是绝世全才! 混在皇宫假太监 三国:开局接盘刘备,再造大汉王朝 我家院子可以去大明 一品布衣 大明:家父永乐,永镇山河 重生之逆流人生 我的黄河我的城 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