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张二麻出殡的头一天是搭天梯做祭台法事的日子,也是七天葬礼中最热闹的一天。
周天义上午在石材铺刻碑,下午又赶到乡里,带着近邻去帮忙借桌子板凳,为晚上的天梯道场做准备。
抬天梯要借到一百零八张大小相当的八仙桌,和四百三十二根套配的长板凳,这是一个极大的工程量。
好在周长贵是村里的族长,乡邻们一听说他要办如此大事,都自发的把自家桌子板凳,陆陆续续的搬到了这里来。
一行人扛着桌子板凳回来的时候,正好碰上县里的领导们下来视察。
领导们来了不少人,有县长办公室的,有县文化局的,还有对口扶贫办的,以及杨副镇长和李建国,男男女女的有十好几个。
乡里的公路还没修好,坑坑洼洼的只能过拖拉机,领导们的小轿车底盘太低,就只能停在镇上,沿着小路徒步下的乡。
这些人大多都戴着眼镜,把条纹T恤扎进裤腰里,这里看看,那里指指,对新鲜事物颇为好奇。
正直入夏,天气炎热,加上城市里走两步就坐车的生活习惯了,几个年纪大一点的没走两步就累得气喘吁吁。
一位年龄稍长一点的男领导,挺着大肚腩,手里提着一升的大水壶,里面泡着茶叶,时不时的站在田埂上喘息几口气,吟诵一段即兴小诗,打开水壶轻轻吹一吹,泯上几小口。
在他的后面,两个穿着白衬衫的年轻小伙,背挎包,脖子上挂着数码相机,时不时的跟前面的领导对吟几句,拍拍马屁。
手里拿着数码相机也是装装样子,看见一只蜻蜓,慢慢靠过去,咔嚓!拍一张,看见一只蚂蚱,慢慢靠过去,咔嚓!拍一张。
偶尔没走步就两把头抬起来,闭上眼睛,站在田埂上大吸几口新鲜空气,感叹一下田园生活的“惬意”,全然不顾后面还跟着人。
见队伍行进的很慢,周天义他们这些扛着桌子板凳,走在后面的人忍不住了。
几位叔父辈的老人很是生气,肩上担着东西,扯着嗓门冲前面喊道:
“前面的走快点噻,堵在路中间干啥子,没看到后面扛着桌子吗,真想给你龟儿两脚,一天吃饱了没得事干,堵到个路中间……”
“前面的快点走,快点走,不想走就站到田中间去,挡在前头干啥子……”
“这是哪里来的人嘛,眼睛盯不到遭头嗦……”
……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的,搞得文化局的几位领导羞得红了脸,很是尴尬。
走在前面领路的李建国听到后面有人抱怨,赶紧调转头来劝着几位年轻科员走快些,又招呼让搬东西的人先走。
走在最后面的老干部们闻话后,脸色也有些难看,便想找出些话来缓解一些尴尬。
一位老领导推了推眼镜,一边走,一边向一旁的杨副镇长笑道:
“小杨啊,你调到这儿来有好久了啊?还习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