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塬上的女娃初中一毕业,如果不去继续上学,大部分都选择在外面打工,闯荡两三年到了二十岁左右,家里人就赶紧找各种借口叫回来给寻婆家,生怕外面的花花世界把年轻人的心逛野了他们再守管不住,万一发生啥抹不开脸面的事情就更不好说了。社会越来越往人们期望的好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可避免地也带来了不少不良风气。家里有儿子在外面闯荡的都盼望着能白白领个媳妇回来,双着身子或者是孙子都能打酱油了那更好。这样一来,这家人不但省了昂贵的彩礼钱和娶媳妇办事的一系列麻烦,连孙子都抱上了。在农村,这可是极其有面子的好事情。庄户人里都会怀着羡慕的眼光夸赞——谁谁家那儿子有出息,别看人长得不咋样,人家还是个有本事的人,出去逛了几年,钱挣多少不说,白领个乖媳妇回来给他大他妈省了多少事;还有那谁家那个娃,小时候像个死狗赖娃一样,偷鸡摸狗的庄里人都要防着,看看人家现在混得油头粉面人五人六的,他大他妈不用给盖房子收拾地方,人家孙子跟沟子后头都能拾洋芋了……男青年领个媳妇回来那是给父母脸上贴金的光彩事。对于女方家庭而言,自己的女子都没有教育好,没有经过父母同意,三媒六聘就随随便便把自己打发了,那就是给大人脸上抹黑。女方家里显得理亏,自然在彩礼流程等方面都由男方牵着鼻子走。还要操心万一被男方人家看不上揭了短,让人家一脚蹬开不要了,那可是伤了里子丢了面子的事儿。就连猫吖都这样说,“跟我们卖菜一样,只要给人说头刀韭菜,顶花的黄瓜,那价格都能搬得硬,随便便宜不下来,东西在那放着呢。那二茬韭菜就卖不上头刀韭菜的价”。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农村里人对这号事情都津津乐道,不管怎么传道,在他们根深蒂固的观念里,男人能领回来媳妇那是本事,女人倒贴着跟回来那就是不值钱贱痞子。遇上开明豁亮的公婆,两口子一条心,日子安安稳稳的就过好了。也时常听说哪个庄里的媳妇子熬不住公婆的冷眼相看,自己的男人在关键时候站不脚跟,两口子三天两头打锤骂仗,女人逮着机会,狠心撂下娃娃拍屁股走人不知所踪……农村里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但不管任何时候发生,无论男人女人都对此都很感兴趣,比对新闻和国家大事都还上心。每每茶余饭后闲谝拉呱时,村里人都把这家长里短的是非当一道小点心一样嚼来嚼去的传道,再添油加醋地编纂一番,使剧情更让人回味无穷嗟叹不已。
和燕燕一起初中毕业的女同学,大部分都是在外面打了几年工,二十初头就有了婆家。有几个结婚早的回民同学光娃娃都两个了。杨文秀和她一个庄里,出嫁前庄里人都要给添礼随份子。结婚的当天庄户里人都作为娘家人把女子送到婆家,作为婆家的上席客对待。杨文秀结婚的那天,存生和猫吖正好赶集,燕燕理所当然作为同学和娘家人的双重身份,全程参与了农村婚礼的热闹场面。杨文秀和她对象是同班同学,初三毕业就去当了兵。后来燕燕听同学们谝起,早在刘飞平当兵的时候,两个人就已经心有所属。刘飞平坐上火车离开平凉去参军,杨文秀哭的稀里哗啦,挥手追着缓慢开动的火车跑出了老远。两个人经常书信来往,刘飞平退伍后,自然就顺理成章的走在了一起。他们两个的亲事属于水到渠成,刘飞平家庭条件在塬上也算得上殷实家庭,他是家里唯一一个,也是最小的儿子,上面的三个姐姐都已成家。他爸爸是正式编制的老师,就在燕燕曾经教书的学校里任教。两个年轻人和双方大人都愿意,于是,也就找了个和双方都能搭上话的媒人从中说和定了彩礼。现在农村的婚嫁流程也都简化了不少,流行“一桌子端”,也就是免了定亲的仪式,定亲娶亲放在了一天。男女双方大人各自在家里置办酒席招呼庄里人和亲戚朋友。男方家要添新人,自然更是闹热有排场,女方家里只招待没有去送亲的为数很少的几个人,于情于理得留着几个人陪着女方父母,不至于因为少了一个人心里空落落的不好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