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隋末唐初,歙州闹饥荒,汪华向一将军借粮,挽救了大家和性命,得到当地乡民的拥戴。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三月病逝于长安,享年64岁。朝廷追封他为徽州府越国公忠烈汪王。应家乡父老臣民的请求,后葬于AH歙县,于登源立庙享祀,延至明朝。
屯堡汪姓一直认为他们是明代洪武十四年征南的开威郎汪轲和汪公的嫡系后裔,许多屯堡人将汪华封为先祖神灵,修建庙堂,作为屯田戍边的屯堡人的楷模来信仰。
每年新春正月,许多屯堡村寨都要举行祭汪公活动,而“抬汪公”是屯堡人的一大盛事,人们在活动中祭拜恩祖、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屯堡人抬汪公,首先要将汪公塑像请出汪公庙,将汪公菩萨迎进八抬大轿,从穿起古装的人群中选出声望最高的八人抬轿,其余人扮成仪仗队,鸣锣开道,出巡游寨。
跟随汪公巡游的队伍中,轿前有仪仗队鸣锣开道,高举肃静回避牌,轿后还有腰鼓队、秧歌队、花车队、地戏队等表演人员浩浩荡荡跟在后面,涌动在田野山水之间。
人们盯着烈日将“汪公”抬到街上,人们被刺眼的阳关射的眯着眼睛,四个黄金色盘扣衣服的人收上拿着“肃静”“回避”的虎脸红牌。后面是“汪公”的车驾,还有一人扛着一个挂着各种灯笼物件的正方形架子。
只见一辆银色小型货车外面挂着红布,货箱上面拉着一只巨大的黄土狗,惟妙惟肖。后面一辆黑色吉普车上挂着金布,货箱上拉着红绿粉紫四个纸扎总角小童。红粉小童扎着冲天辫,是男孩;绿紫小童扎着羊角辫,是女孩;四个纸童身后是一个纸扎红衣仙女,手上举着一件法器;后面一辆黄色货车也是挂着黄布,将车牌遮去,车厢后拉着一位白衣红帛神环纸扎仙女;后面是一辆蓝色三轮货车,上面插着红绿两支大旗。车队一眼看不见尽头。
汪公每到一户人家门口,屯堡人家在桌子上摆上供品、化纸烧香,点燃鞭炮,迎接这位屯堡人崇敬的先祖。待汪公塑像被抬到村头田野后,人们前去敬拜求福,演绎屯堡人从古到今600年的神秘节日生活。
在举行完仪式后,抬汪公的亭子在仪仗队的护拥下,穿行于村寨街巷,直至下午四点钟才返汪公庙,让汪公塑像回归神位。如今,“抬亭子”是屯堡人最热闹的年俗之一,主要在安顺吉昌屯、狗场屯、鲍家屯等屯堡村寨举行。其中,按约定俗成的方式,狗场屯在正月十六、鲍家屯在正月十七、吉昌屯在正月十八。
“抬汪公”表达了屯堡人崇仁向善、祈福祛灾的美好愿望。每到这一天,商贩云集,祭拜者和游客把大街小巷挤个水泄不通,热闹极了。屯堡“抬亭子”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着屯堡人的一种情感依托与文化信仰,是民间世代传承、与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更体现着民族的文化基因。
清人方士庹在《新安竹枝词》中,曾对徽州的迎神庙会作过描述:
“油菜花残麦穗长,家家浸种办栽秧;
社会会后汪公会,又备龙舟送大王。“
“汪公”迅游的活动很快结束,屯堡的人们将汪公送回家就各自回家了。
很快,汪公殿又平静下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颗天外流星从天而降,一下子将“汪公殿”砸成废墟。
人们累了一天,都在家中休息,完全没有其他心事注意这些。
只见一片废墟的“汪公殿”中伸出一只手,然后是一个身影从废墟之中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