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宝瓶口引水工程完成后,虽然起到了分流和灌溉的作用,但因江东地势较高,江水难以流入宝瓶口,为了使岷水顺利东流且保持一定的流量,并充分发挥宝瓶口的分洪和灌溉作用,蜀郡守李冰又决定在江中修筑“鱼嘴”(分水堰),将江水分为两支:一支顺江而下,另一支被迫流入宝瓶口。由于分水堰前端的形状好像一条鱼的头部,所以被称为“鱼嘴”。
建成的鱼嘴像一把梭刀将上游奔流而下的江水一分为二:
西边为外江,它沿岷水顺流而下;
东边称为内江,流入宝瓶口。
由于内江窄而深、外江宽而浅,这样枯水季水位低时六成的江水可流入河床低的内江,保证了成都平原的生活及灌溉用水;而当洪水来临,由于水位较高,六成江水可从江面较宽的外江排走,这种自动分配内外江水量的设计就是巧夺天工的“四六分水”。
为了进一步控制流入宝瓶口的水量,起到分洪和减灾的作用,防止灌溉区的水量忽大忽小、不能保持稳定的情况,李冰又在鱼嘴分水堤的尾部,靠着宝瓶口的地方,修建了分洪用的平水槽和“飞沙堰”溢洪道,以保内江无灾无虞。溢洪道前修有弯道,江水形成环流,江水超过堰顶时洪水中夹带的泥石便流入到外江,这样便不会淤塞内江和宝瓶口水道,故取名“飞沙堰”。
飞沙堰以竹笼装卵石堆筑而成,堰顶高度可调节水量。
当内江水位过高的时候,洪水就经由平水槽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使得进入宝瓶口的水量不致太大,保障内江灌溉区免遭水灾;同时,漫过飞沙堰流入外江的水流产生了游涡,由于离心作用,泥砂甚至是巨石都会被抛过飞沙堰,因此还可以有效地减少泥沙在宝瓶口周围的沉积。
湔堋(都江堰)的建成,是世界水利史的奇迹。
其构思之巧妙、工程之艰巨、惠及之人数、收益之成效,均达到了举世罕见的地步。
尤其是经过两千多年,在乌桓后世时,都江堰依然在使用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是名符其实的恩泽子孙千秋万代的善举、壮举!
吉时已到。
附近民众全部聚集滩上,齐心协力将石像立于滩上,石马也安放在了江中指定位置。
民众自发庆祝,许多人从自家带来各种吃食向众人派发,各乡各里的里正、乡正指挥闾中乡民把珍藏的美酒搬来放在滩边由着众人自由饮用。
巴蜀一带有许多原住民部落,各有传承,平日民风彪悍、各行其是,动辄就动刀子群殴也是常事,这也是秦收巴蜀后面临的最大的管理上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