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后来看了一本林清玄的《人间有味是清欢》,更加坚定了我要学适合自己的佛法的道路,因为他的那份豁达让我十分向往,作家的世界那么美好,这个世界在林清玄的包容下变得非常柔软,完全没有了棱角。不过有幸在手机里找到了一本适合自己学佛法的书。
这本书是由BJ华文书局出版的由林欣浩写的《佛祖都讲了什么》这本书从讲佛教传入中国的开始一直说到佛教发展至今的历史变迁以及教义受中华本土文化影响后的发展过程。
这本书解释了我学佛学时最开始的疑问和误区,即对空的概念做了详细的阐述,我本以为的空是指万事万物一种虚空的状态,但这本书开篇便解释道,缘起性空,佛教义理的空是指介于有和无之间的概念,即非有也非无,万事万物由缘构成,缘组成了空,而空就是整个世界,人们很多只是看到了空的表相,也就是色。色是指事物呈现出的一种状态。等等这本书阐述了很多东西,我慢慢才觉得佛教教义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完善和扩充变得非常完备,
佛教的理论体系也非常庞大,佛教的发展在后期因为传教因素更多的受到了道教和儒学的影响,更是在宋末元初时出现了三教合一的现象,佛教最开始的传教时期众说纷纭,佛教的正式记载是在西周,而网上也有很多人说在西汉末年,东汉末年,或者秦始皇年间。具体年限不得而知,但佛教的教理似乎让我找到一种归宿。
刚开始我一直认为教会是一种封建迷信,但慢慢发现这算是一种向往,古时的文人墨客很多也都是居士自称,比如苏轼东坡居士,欧阳修六一居士,李清照易安居士,李白的青莲居士等等。居士在佛教的解释里指在家修行的人,他们不必尊崇佛教的清规戒律,只是秉承着一颗对佛法的热爱。
有了般若波罗蜜多,很多苦难和沉闷的欲望造成的烦恼不但可以豁达的包容,还可以有了排泄口。佛家三宝我似乎已经有了两宝,那就是佛和法。对生活的贪嗔痴我也做了总结,但修行注定是个漫长的过程,网上说生活就是一场修行,对,生活可以简单一点,再简单一点。
我将戒,定,慧三个大字贴在床头,这一刻仿佛它们成为了我的座右铭,但佛家万事万物讲究一个缘字,我有了因得了果,解决了生活中琐碎的愁,似乎我与佛也就缘尽了,遇到事情搬出心中的那尊佛,一切的苦闷也都浮出了最本质的意义,有时候真感叹自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需要时搬出神佛来解救,不需要时抛在一旁很少想起。找个时间一定诚心叩谢。
写这一篇的意思并不是宣传宗教文化什么的,而是想让更多人心中的苦闷得以排解,这就足够了。如果大家能通过我这不成熟的建议让生活变得开心,正如郭德纲老师所说,这也是我为社会主义和谐发展做出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