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但转过天来,沈王求援的文书便被送到了李信的案头。顾平虏当即建议无视掉这封求援文书,谁都知道沈王狼子野心,到北京来就是争权的,正好来个借刀杀人,让鞑子好好修理修理这群不自量力的猴子。不知如何,沈王求援的消息传到了紫禁城中,就在李信还未下令之时,宫中召见的旨意已经被内侍宦官带到了李信的帅帐
“请公公容许李信处理好军务再前往紫禁城!”李信当然不会因为这些杂事而作那等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向尽快安排人马赶去救援。
岂料那传旨的内侍宦官却板着脸拒绝了。
“皇后殿下和内阁辅臣们都在等着您那,镇虏侯不要为难咱家!”
无奈之下,李信只好策马随内侍宦官赶往紫禁城。见状如此,顾平虏深深的舒了一口气,如果李信有所命,他便不能违抗。而如果真的照做了,对镇虏侯对三卫军的未来将带来不知多少麻烦。
周皇后、太子和一众阁臣早就在文华殿暖阁候着多时。
每逢议政,不论多晚,多早,周皇后必会将太子带在身边,让他参与旁听,甚至有时在关键问题上还会让他做出决定性的判断。这一点,明眼人谁都看得出来,周皇后在以这种方法培养和训练太子将来如何做一个合格的皇帝,但是,这么做的结果究竟会如何,几位阁臣都不敢断言,只有天知道。
李信原本以为周皇后与阁臣们要商议沈王援兵之事,孰料援兵之事根本就不在这次议政的范围之内。
周皇后先概括的提出了三点问题,一是京师粮草的调配。二是征召京中良家子组建新军。三是成立火器局,专门负责火器相关事宜。
李信大为惊讶,周皇后提出的这三点可谓是息息相关,粮草调配问题,涉及军权的最终归属。组建新军,说明这个年轻端庄的女人已经意识到了革新军制,重建一支效忠于皇家禁军的重要性。至于对火器态度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则让他有些摸不到头脑。
毕竟,火器这东西早在明初就已经开始使用,而且在明军中的装备规模还不在少数,但有明二百多年以来,火枪却在大多数时间中只作为弓箭的补充火力。那么周皇后是怎么改变这种传统观念的呢?
很快,周皇后便解答了李信关于火枪态度转变的疑问。
“吾虽为一介妇人,又不通兵事,但也曾仔细研究了镇虏侯取得的胜绩,发现这些战例中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火枪!在三卫军中,士兵们的主要作战武器就是火枪,为什么我大明的其他边军中不能如此呢?”
“殿下,我大明边军并非只有三卫军以火枪为主要作战武器,近有京营神机营,向来装备各式新鲜火器,向来为三大营之首。远有山西新军,也几乎全是使用火枪的,而且初经战阵检验,战斗力同样不可小觑!”
面对周皇后对三卫军的有意无意推崇,范复粹本能的逐条辩驳。
周皇后竟罕有的与阁臣当面争辩起来。
“敢问阁老,因何我京营装备有火器却屡败于鞑虏与流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