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念:“最近有什么忙的吗?”
尘:“最近在看一个电影。”
念:“好看吗?”
尘:“还可以,一个非常具有想象力的电影。”
念:“那有时间我也看看,它叫什么名字呀。”
尘:“忘了,就记得内容了。”
念:“哦?那你能讲讲什么内容吗?我回去搜索看看能不能搜到。”
尘:“也没什么,主要就是一个灵魂交换的主题。”
念:“灵魂交换?”
尘:“对,一个人主导的交换人生的故事。”
念:“感觉很有意思。”
尘:“还可以,不推荐。”
......
念:“尘,你说世界上真的存在感同身受吗?”
尘:“看你怎么想,当然我认为它并不存在。”
念:“为什么呢?”
尘:“如果想要一个人和你感同身受,那么最客观的条件就是他了解你的全部,以现实生活为例,生活中最了解你的应该是你的父母吧,那么在这最接近的可能性中谁又能看到可能呢?”
念:“的确,就单单以我的经历来说,我会回答你难以寻找。”
尘:“对呀,寻找...所以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哪怕是最爱你的或者你最爱的,一切都像是一场不为你而编制但你却偏偏要看到的虚幻而又现实的美梦,着实难人的很。”
念:“确实如此,这要看你愿不愿意相信了。”
尘:“对呀,就像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又像大梦初醒,落寞而又难堪。”
念:“那你说,既然这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那么我们又怎么会在有某一时刻能感受到他人呢?就像我们情绪当中的同情、怜惜,它们又是从何而来?”
尘:“每个人天生的感受外界能力不同,有这个从生物的角度来讲,有的人就是共情能力强,有的就是共情能力弱,这个问题感觉就像是一个起源问题,议论纷纷,却无标准的答案,我当然也给不了你这个答案。”
念:“那我们就抛开这些,不去要求学术和专业,就以你我二人的观点单纯聊一聊,怎么样?”
尘:“听起来不错。”
念:“好,那我们开始。”
尘:“在我看来这些对他人的感受和情绪,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个是自身的经历,一个是所学的知识,当然它们之间也没有分的那么清楚,关系复杂的很,我只想到什么说什么。”
念:“无所谓,反正这是我们两个人的谈话。”
尘:“好。在我看来对他人一些情绪和感受,可能能源自于你自身曾经一些相似的经历。就比如说,当你看到了一个被人欺负的小孩,并且你也有相似的经历的,你可能就会对他产生一种同情的情绪,在他身上你有一种精神上的窥视,通过他你看到了曾经的你自己,你去帮忙,是因为你想解救,你在驻足,是因为你在等待被解救,这一切的情绪来源都是你自己,来源于你对时间的遗憾,可能再一段时间后你忘记了这个小孩,但是这种感受却可以随时被激发,反复不止,直到你不知道以一种什么样的情感接受它。”
念:“......”
尘:“当然,还有另外一种,已在这个世界上接受了大量的有行或无形的教育,它们教会了你许多你可能没有经历过的却认可的理论,逐渐的随着时间的积累,你会慢慢形成一套独属于你的判断标准,我姑且暂时叫它A,并且与此同时也会形成一套别人专属于你的判断标准,暂时叫它为B。所以在你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你会看到一些你所看到的事物的表达,如果它们的表达与你的判断标准一致,你就会有可能在这个人或这个事上产生一些情感的感受,这些情感没有坏之分,只要你想要,你想要就可以。当然与此同时另一套的判断标准也在运行,他在判断着你的对或错、好或坏,没错,他在给你下着绝对的定义,如果你足够强大,那么恭喜你,他对你来说太过微小了,你还是实行着你自己的A,但如果你不够强大,他将是控制你情绪的主转盘,而你也在等待着他的裁决,此时于你而言B大于A,那么对于这种情况你的一些情绪感受可能并不是你自己,它更像是一种你逃避指责、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你不能说它不是你的情感,但你也不能说它是你的情感,最后你只能选择沉默并顺从。”
念:“好像..的却是这样。”
......
念:“我还有事先走了,下次再见。”
---------------------------------------------------------------------------------------------
虽然说如果你足够强大,就可以一直保持你的A,但是谁又能保持一直强大的自己呢?它好像真的没有想象中一句话那么简单,毕竟生活中好像到处都是看不见的B,围绕、包围,直至窒息。
没有人可以完全感同身受另一个人,所以宽容一些,因为你不知道你是不是那另一个人,如果你不是...如果你是...最后你的结果,谁又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