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夏末秋初里,在巍峨重叠的山峦之侧,在青翠绵延的丛林之上,在广袤平原的庄稼地里,在炊烟袅袅的村舍旁边,都能看见各色的鹰在巡弋、盘旋。
鹰在我国一直被人们尊崇、敬仰,充满了神话色彩,是许多古代游牧民族的图腾,雄鹰展翅、搏击长空,象征着威武、荣耀和力量。
从古至今,鹰都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古代描写放鹰捕猎的诗句比比皆是。“十月鹰出笼,草枯雉兔肥”,出自白居易《放鹰》,十月正是出游放鹰捕猎的好时节,野外草木枯萎,山鸡野兔长得肥美。
“轻抛一点入云去,喝杀三声掠地来”,是刘禹锡《白鹰》里的诗句,放鹰人将架在手臂上的白鹰向上一抛,白鹰疾飞而去,像是一个小点儿飞入云中,放鹰人又对着天空大喊三声,白鹰收到指令,自远方掠地飞来。
因为鹰是自然界食物链顶端的王者,有着极其凶悍的性格,和超强的捕食技巧,所以古代人训练一只猎鹰,随时随地就能捕猎,代替其他狩猎工具,能够一劳永逸。
鹰是白昼活动的隼形鸟类,属于脊椎动物门鸟纲隼形目鹰科,种类多种多样,雕、鹰、隼、鹞等都属于鹰的一种。在我们山村山里山外,常见的鹰是鹞鹰、苍鹰和游隼,偶尔也能看见展翅几米的大雕自高空划过。
“憨狗追鹞鹰,姥姥疼外甥”,这句俗语中的“鹞鹰”,就是我们常说的老鹞。村民们在田里农忙时,经常可以看到老鹞在高粱稍上呈波浪状飞行,离地三五米高,引得田里的狗纷纷上前,追逐着老鹞吠叫、捉咬。
老鹞一起一落,不紧不慢地飞行着,落的时候距离接近,憨狗急忙跳上前捉咬,远远看上去堪堪能咬到,但是每次只差一点距离,永远也咬不到。
这就好比姥姥疼外甥,老人们常说,外甥从小就是姥姥家里的狗,吃饱就会走,等到外甥长大了,最孝敬的还是自己的爷爷奶奶,姥姥疼外甥,疼了也白瞎。
秋收时节,村民们在地里用铁锹刨着地瓜,有苍鹰在头顶上悠闲地盘旋,时而又悬停在空中,发出“唏~呖呖呖”的鸣叫,引得农人纷纷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观望。
苍鹰俗称鸡鹰或黄鹰,属于中型猛禽,背部为灰褐色,腹部白色夹有灰黑色横斑,体长约0.6米左右,展开翅膀可达2米,尾巴很长,善于捕食野兔、田鼠等小动物,甚至有时猎取狐狸和山羊。
“老鹰捉小鸡”,是小孩子们常玩的一种游戏,说的就是这种苍鹰。在夏天宁静的午后,村庄边房舍旁,散落着觅食的家鸡。突然有苍鹰自高空俯冲而下,引得鸡“咯咯”叫着四散飞逃。
苍鹰迅速扑向一只鸡,两只利爪一下嵌入鸡的身体里,然后提着鸡振翅高飞,待到村民发现“老鹰捉小鸡”了,吆喝着匆忙赶过来,老鹰已经捉着鸡遥遥飞远了。
黄昏时,晚霞映满了天空,仰望山坡密林的上方,无数的鸟儿云集成一块黑色的云朵,步调一致地翩翩起舞,时而折转,时而仰冲,时而又一同降落,隐秘在丛林里。一会之后,突然齐刷刷地箭一般地射向高空,再次开始集体的舞蹈。
这时,一只游隼从山顶俯冲下来,直冲入鸟群里,吓得鸟儿四散飞逃躲避。游隼速度飞快,在空中咬紧并追上了一只鸟儿,伸出利爪猛击猎物,“砰”的一下击中目标,空中散开无数鸟羽。
猎物受伤了,翻滚着落向地面,游隼紧随着盘旋向下,在密林的上空,探出利爪轻轻截获猎物,展翅飞向了远方山崖。飘散在空中鸟羽,久久不落。
这种游隼,俗称雀鹰,也是鹰的一种,比苍鹰体型小一些,又称为鸷,意思就是疾飞之鸟。游隼身长不足半米,双翅展开不足1米,飞行速度极快,时速可达每小时320千米,有鸟中的“歼击机”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