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架空历史 / 权御大宋 / 第四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1/2)

第四十九章 攘外必先安内(1/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被人暗杀这种事,柳铭章越想越不对劲。
  或许真的像杨文广说的那样,对方纯粹是个想挑起宋辽两国战争的辽国贵族,想要趁机着辽使来访大宋的这个当口随便杀个宋廷大臣制造矛盾。
  只不过他觉得那也太巧了,甚至巧到他很难不怀疑这背后藏着什么阴谋。
  好在有杨文广的骑兵卫队护送,柳铭章和孙彬得以带着那名知情者回到开封府衙。
  这边屁股还没坐热,就收到知府大人留下的书信,说是宫里来了谕令传召。
  是王曾提出要赶在辽使到来之前,在皇宫里搞一场连续几天的太学讲座,邀请国子监的直讲孙奭主讲。
  而且上令还要求,务必营造出隆重的场面主要为了向辽国展示我大宋强大的文学底蕴,激发辽人对于汉地文化的学习意志,进而达到在战略上息兵止战的目的。
  柳铭章最开始不知道两阁的谕令为什么会发到开封府,直到看了受邀听讲的名单才明白,原来这次听讲的学子已经扩到到了文庙诸院。
  几乎每个学院都要抽调三到五名优秀学子进宫听讲,而对于文庙诸学子来说,这就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自然不会拒绝。
  或许在辽使还未抵达这几天中,文庙还会举办一个挑选优秀学子的擂台比拼,让各院学子拿出肚里的文墨争抢入宫听讲的名额。
  但不管文庙竞争如何激烈,都和柳铭章无关,因为他早就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唯一缺的只是他还没有参加过考试。
  说到科举,这个制度自隋唐兴起以来,到北宋时已经发展了五百年,在这五百多年里,士大夫阶层已经不能完全把控取士的通道。
  就拿最重视科举选士的宋太宗和宋真宗来说,在科举公平公正的制度改良上可谓贡献良多,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糊名制”跟“誊抄制”。
  顾名思义,糊名制这种制度,就是蒙住卷子上的名字,防止阅卷官通过考生名字给自己相熟的学子放宽批卷标准,进而形成科场舞弊现象,这种糊名制度一直延续到了一千多年后还在使用。
  誊抄制则更为简单,是为了防止阅卷官通过辨认考生字迹来实现舞弊,所以科举考场中便培养了一批专门的誊抄官员,将每个考卷一字不差地誊抄一遍最后才送到主考官面前。
  在这样的制度推行下,几乎每一届科举都能选出大量拥有真才实学的考生。
  当然这还是在主考官水平中下时的录取标准,一旦主考官阅卷实力超强,就有可能出现一张“千年龙虎榜”将未来数十年的英贤一并纳入榜中。
  除了进士以外,吏部还会在二甲跟三甲中选出不超过四百名成绩优秀者,作为地方州、县长官的候选人。
  而三甲之中当以一甲含金量最高,一甲除了最保底的状元、榜眼、探花三名外,大多会增补到十名左右,具体看当届科举整体水平如何,少数也有超过十名的。
  以至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全天下的学子都在竞争一甲那十个二三个名额。
  只要学子能跻身一甲,便意味着科举结束后能直接留在中枢做官,而且一甲进士还有一点很关键的优势是“不愁嫁娶”。
  即便是寒门出身,只要能考中一甲进士,届时会有大量豪门望族拿出相貌学识最出众的女儿招一甲进士为女婿。
热门推荐
吾弟大秦第一纨绔 神话版三国 黜龙 终宋 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父可敌国 玄德 唐人的餐桌 家父汉高祖 北宋穿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