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事情发生在九四年-九六年那会儿,具体日子记不着了。老栓子肺病没能熬过冬天,赶在年头走了。
他膝下有俩儿一女,女儿最小。老栓子走后,老太太一时间也没了心劲儿,过了立春,老太太把儿女叫来,张罗起分家的事儿。
老栓子的病早把家底掏空了,如今说是穷家败舍一点不为过,哪有什么好分的。无非是锅碗瓢盆,还有一点儿用来给老太养老的微薄的积蓄。老太太从积蓄里拿出400元,两个儿子成家了一人150元,没出嫁的姑娘100元,两个儿子一人一口锅,碗筷平分六套盘子一人两个,铝盆子大小各一套。
这家就算分成了。
老大胡子拉碴,蜷巴在炕头上一言不发,他有自己算盘。老二老三不知道,他可清楚着,家里头还有祖上留下的宝贝,不到最后他不走。
老二憨厚,明事理,他不想把这破烂的家分了,他担心老太太一个人过不好。至于分的那些钱他也不在乎,自己年轻,有的是日子挣。
老三嘴上不说,可心里也清楚着,她觉着不公平,自己别的没分着,钱还少。她觉得自己的娘分的太不公平。
最后老太太还是坚持分了,她爬到床尾,从靠墙的木箱里翻出个匣子。老太太重新来到床头,失望又烦闷地说:“早分晚分都是要分,干脆分完。”
老太太先是拿出一对嵌了玉石的银镯给了老大,然后翻出一摞红纸包着的银元给了老二,最后把自己手上戴着的玉镯摘了下来放进匣子里。
“玉英出嫁的时候,这玉镯再给你。你爹到死都没把这些拿去用了,就怕你们日后过不好日子,现在都拿去吧,我也没挂念了。”
老太太等孩子们走了,最后又把匣子翻起,拿出个包着的手绢来。里面是一对儿花生豆大小的金耳环,她趁老二晚上来送饭,便把这金耳环给了老二。
这家算是分清了,本来也就没事儿了,问题就出在钱上。老大老二平分三百,但都是整票,所以老二只拿了一百,说等老大破开以后给剩下的。
老二也并不在乎,可他媳妇确是天天想着,见了面就要催问一番。过了半年多,老二媳妇再问的时候,这五十已经到了三妹手里。
这时候三妹刚嫁月把,老二媳妇也没太过催问。
可是到了年根,老二媳妇坐不下了。家里拉扯着三个孩子,又要置办年货,她便骑车到隔壁村向三妹催要。
可三妹换了口风,说这钱是大哥出于兄妹感情给自己过日子用的,也没让还,二嫂来要太不讲理。老二媳妇儿有气难出,又跑到老大家里,老大烟袋锅敲的当当响,他理直气壮对着老二媳妇讲:“分家的时候数我们兄弟两个拿的多,都是亲兄妹,帮扶一下三妹咋了?我还出了五十呢!”
“嫁出去的闺女和俺有什么关系,俺们都揭不开锅了!”
“嫁出去也是俺妹!反正钱没了!”
老二媳妇不管怎么讲,老大都是一句句搪塞过去。无奈回了家找老二埋怨闹腾。
老二只是劝媳妇就算了吧,这钱就给妹子了,一家人干什么闹成这样。
次日,老二媳妇把老大和三妹都叫闹到家里,要把事情解决。
四个人坐在屋里头,老大先开了口:“娘以前带过的金耳环是不是也落到你们家了?十几年没看娘戴过,我差点儿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