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现代言情 / 绝不将就 / 番外六 中华饮食文化之美:孙中山先生如是说(1/3)

番外六 中华饮食文化之美:孙中山先生如是说(1/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黎晨有位朋友医学博士金慧,对中医颇有研究,她非常支持黎晨素食的选择。她从人的消化系统结构和特点及营养学角度认为人体是更适合素食的。
  金慧笑着说,国父孙中山先生都提倡素食呢。
  孙中山先生说到中国独到的饮食文化中素食的重要地位:“夫中国之发明,如古所称之八珍,非日用寻常所需,固无论亦;即如日常寻常之品,如金针、木耳、豆腐、豆芽等品,实素食之良者,而欧美各国并不知其为食品者也。”指出作为几千年文明古国引以为荣的素食文化。
  孙中山先生是一位医学家,早年曾悬壶行医,治病救人,他认为素食是延年益寿之妙术,实本乎医学的原理及经验而言。他说:“夫素食为延年益寿之妙术,已为今日科学家、卫生家、生理学家、医学家所共认矣,而中国人之素食,尤为适宜。”
  此外,孙中山先生在关于民生主义的演讲中,谈到“吃”的问题时,也常提倡素食。他说:
  “人类谋生的方法进步之后,才知道吃植物。中国乃文明古国,所以中国人多是吃植物,至于野蛮人多是吃动物。”
  “原始时代的人类和现在的野蛮人都是在渔猎时代,谋生的方法只是打鱼猎兽,捉水陆的动物做食料,后来文明进步,到了农业时代,便知道种五谷,便靠植物来养生。中国有了四千多年的文明,我们吃饭的文化是比欧美进步得多。”
  《民生主义》中孙中山很明白地告诉我们:“野蛮人多吃动物,文明人多吃植物。”由此可见吃肉是“野蛮”的行为,吃素是“文明”的表现。
  ******
  此外,金慧聊到《黄帝内经》中的养生概念,那恐怕是世界上最早的营养学概念了。这让黎晨对中华饮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崇敬之感。
  在《黄帝内经》之《素问藏气法时论》,提出了“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的膳食配伍原则。
  五谷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本物质,五果辅助补充营养,五畜补益五脏精气,五菜有协同充养作用,各种食物合理搭配,保证用膳者必需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供给。
  “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一种说法指稻、黍、稷、麦、菽;另外一种指麻、黍、稷、麦、菽。
  黍、秫、菽、麦,稻等谷物和豆类是养育人体之基础。黍、秫、麦、稻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菽则富含蛋白质和脂肪等。谷物和豆类同食,可以大大提高营养价值。现代的“五谷”是粮食作物的统称。五谷杂粮中富含纤维素与矿物质,还罕有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E等,以及钙、钾、铁、锌等微量元素。
  五果指枣、李、杏、栗、桃,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味入五脏,以助脏器。现代五果泛指鲜果、干果和坚果类食物。水果中的淀粉、蛋白质的含量虽不及谷类、豆类,但有丰富的糊精、单糖,以及柠檬酸、苹果酸等有机酸,这些营养成分对人体健康大有益处。有研究表明,在盛产柑橘等水果的地区,以及多食柑橘的人群中,胃癌、食管癌等的发病率较低。
热门推荐
重生年代:炮灰长姐带妹逆袭 你的来电 月亮在怀里 全网黑后我考研清华爆红了 影后的嘴开过光 撩哄:清冷前夫失控吻我 红尘篱落 荒丘 她马甲还没掉完,全球都轰动了 宋檀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