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1886年塞尚的父亲去世,给他留下了一大笔遗产,可以让塞尚安心作画。塞尚是个性格沉稳、不善言辞、不喜欢喧哗和热闹,喜欢思考、冷静的人。在印象派经由团体展的运动累进而蒸蒸日上之际,塞尚没有陶醉在躬逢其盛中,而是离开巴黎返回故乡埃克斯。
回到家乡的塞尚,潜心作画,认真观察,全心全意地钻研绘画。他在自己的画室中放了一架梯子,他经常爬到梯子上观察他写生的静物,有时他在画室一呆就是好几个小时,对静物进行研究。
我们在观看塞尚的静物画时,发现画面中的物体是在不同的视角下的物体在同一画面中的组合,这些物体看似在同一空间中是矛盾的存在,但经过画家的组合,矛盾的物体之间又达到了视觉平衡。
塞尚的绘画理念是多视角观察事物,塞尚不认为古典透视中丢勒所倡导的透视点是处在一个绝对视觉超级地位上。塞尚打破透视原理,他的作品中没有一个视点处在超级地位上。塞尚的静物画采用多视点观察物体、表现物体,把不同视点的画面进行了再拼接。塞尚喜欢观察空间和造型的关系,特别是观察不同角度的物体处在不同平面上产生的矛盾空间,在创作时对这些矛盾对空间加以处理,使画面产生视觉的平衡。
塞尚用其独特的眼光选择风景并进行创作,他的风景画打破构图的一般规律。塞尚的风景画模糊了视点大胆的表现空间,把多个视点的画面融合在同一画面上,把前景和背景相融合,使画面产生视觉的推移,但又能很好的找到视觉的平衡点。画家莫里斯·德尼对塞尚的作品的评论是“快速摄影式和塞尚的心理状态之间的差异”,塞尚采用摄影的方式画风景画。在绘画技法上塞尚采用倾斜的笔触和勾线的形式对景物进行描绘。
1873年,塞尚创作《自缢者的房子》画面采用了大景深构图,前景是房子和树木,远处是丘陵,蓝天只占画面的四分之一,整个画面具有现代摄影中采用的前景和远景的技术手法。
1874年塞尚画了《白杨树》,这幅作品很好的运用了摄影中的景深技术,使画面产生视觉推移。《白杨树》画面构图成“S”形曲线,层次分明,犹如相机取景的景深。远处的小路蜿蜒伸向远方,但远处的景物并没有模糊不清,而是压缩了空间,使后面的景物前置,呈现出清晰的画面。
1882年以后,回到埃克斯的塞尚在埃克斯的周围进行了大量的风景写生,他画的最多的是圣.维克多山。有《普罗旺斯的山》、《圣.维克多山》(1890)、《圣.维克多山的高原》(1882-1885)和《圣.维克多山的壕沟》等,他竟画有七、八十幅之多的圣.维克多山的风景画。
塞尚被圣.维克多山壮观的景色所吸引。他认真的观察和体验圣.维克多山的变化,对它进行解构分析。年复一年,他重复地描绘这座大山,露天的巨大岩石,山间的房屋、树林和高地,分析山体复杂的结构。在1882-1885年塞尚最初画圣.维克多山的作品主要是以写实性的风景为主,塞尚把山上和周围的风景精心的描绘,色彩以黄色、绿色和蓝色调为主。
在1886-1889年,塞尚画的圣.维克多山有了明显的变化,画面上棱角分明的岩石,简化的山体,热烈的色彩。塞尚开始运用立体图形塑造山的形体变化和透视变化,复杂的山体结构,多视点的透视安排,使得画面简洁而复杂,他描绘了圣.维克多山的庄严,山势起伏不定,十分的险峻。塞尚的绘画不仅仅采用笔触和色彩,而是空间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