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其实这半阕诗是季老师写的,他写的时候说了一句,年轻人喜欢伤春悲秋,其实这个风景年年都会重复。所以我就想画一个年轻人,又觉得小孩子比较幽默一点,好像说:小屁孩,装什么睹物思情啊?”小顾回答道。
“哈哈哈,好,有意思,很好,很少在泥绘中看到这样一本正经地开玩笑了。”老吴笑道。
“再来说小黄的这个,这筋纹有创新,而且压得非常好,有花器的意味,感觉你有点在炫技了。这壶扭是古代的车吧?这两道很深的直线很突兀,是什么意思?整个壶给人的感觉说不清楚,只知道你有想法,和历史文化相关,你能解释一下吗?”
黄维连忙解释道:“这车是兵马俑里发掘的样式,是秦朝的战车,这两道直线是车辙,这筋纹是幕布。我想表达的是,古代的辉煌在我们的骨子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但社会的发展,再好的东西,也有谢幕的一天,我们需要继承和发展。”
“哦,这就明白了,很好的寓意,好像跟小吴的壶有类似的意思啊,她的是相互包容,你的是继承和发展。”老吴看向小吴。
“我的立意就是听黄哥说了才有的,受了他的启发。”小吴回答。
“那就难怪了。从设计上我提点意见,第一次以传统壶型来表达深刻的思想内容,能做到这样不容易了。这两道车辙,我建议换成曲线,因为你整个壶是圆的,如果就这么笔直的拉下来,太过突兀。另外,壶扭居中,把壶扭稍微放在偏一点的位置上布局可能更舒服。还有一点就是这个筋纹做得太好,有点抢眼球。”老吴评说。
“季老师也说有点喧宾夺主,说不如刻几个字。”黄维说。
“刻什么字?”老吴问。
“他昨天才说的,说会给我写,但还没给我。”黄维答。
“相信他写的不会差,刻字就更有文人壶的味道了。看起来,小季还是更注重思想性,情愿舍弃技巧。然而,他不是我们行内的,在我们行内,炫技也是需要的。你自己想想取舍吧。”老吴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舍弃筋纹的话,在壶型选择上的余地会更大一点。”
“所以我想多做几个,让别人看看哪种设计更加好。”黄维说。
“对了,机车王不是搞陈列室吗?不限壶的数目吧,做了在陈列室里给大家比较。回头我也跟几个老头子探讨一下。”老吴说,“不过不保证他们能看好,我也是跟小季是朋友,否则光是看好奇猫最后的这个博客,也是很恼火的,他们要么没看到,否则多半恨不得不顾身份上去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