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同样的,吴起也提出一点:兵不在多而在精。
他认为,一个部门的人数,如果远远的超过了需求的人数,就会有人滥竽充数。
起对曰:“臣闻人有短长,气有盛衰。君试发无功者五万人,臣请率以当之。脱其不胜,取笑于诸侯,失权于天下矣。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忌其暴起而害己。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今臣以五万之众,而为以四贼,率以讨之,固难敌矣。”
吴起说:“我听说人有短处有长处,士气也有盛有衰。您不妨试派五万名没有立过功的人,让我率领去抵挡泰军,如果不胜,就会被诸侯讥笑,丧失权威于天下了。譬如现在有一个犯了死罪的盗贼,隐伏在荒郊旷野,派一千人去追捕他,没有一个不瞻前顾后的。这是为什么呢?是怕他突然跳出来伤害了自己。所以一个人拼命,足使千人畏惧。现在我这五万人都象那个盗贼一样,率领他们去征讨敌人,敌人就很难抵挡了。”
而且吴起非常重视下面将士们的情绪:上富而骄,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
上级富裕而骄横,下级贫穷而怨愤的,可以离间它。选退犹豫不决,部队无所适从的,可震憾吓跑它。
就是说,只有建立一套合理的奖金制度,人才才不会流失。
所以臣以为,吴起实在是把人研究的特别透彻。
要是待遇太差,底下的人就敢糊弄上级。
但要是能给他们解决后顾之忧,还用大量金银作为奖励,那下面的将士们必然有积极性。
而继承吴起衣钵,并把他发扬到极致的人,是商鞅。
商鞅这个人不爱画饼,专门办实事。过去河西之地一丢失。秦君就对秦人讲:河西民众苦不堪言,我们要收复失地啊。
但是老秦人回去就得骂:就会忽悠我们去送死,什么好处都不给我们。
但商鞅一来,秦军立刻变成虎狼之师,天下六国都不能抵挡它。
因为商鞅认为,宣传不能只说假大空的事情,得和老百姓说点实际的。
秦君有统一六国的理想,这一点非常好,但是给老秦人讲这个不现实。
老秦人就是想要钱,想要房子,想要老婆,想要地位。
给老秦人讲一统六国如何如何,他们也听不懂啊。
于是商鞅设立了军功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
只有打赢了仗,才有方方面面的好处。
同样的,战死沙场也不用怕,爵位和功劳都由他的儿子继承,就是让下面的战士没有后顾之忧。
所以,商鞅用爵位,授田,世袭满足了人们最原始的功利心。
毕竟人人都想过上好日子,从底层翻身一下子成为大贵族,这从商鞅的理论上,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
所以秦军勇猛,冠绝天下,今陛下所用的天子家丁中,多数也是秦军,这就是制度激励的作用。”
见崇祯皇帝非常赞同的点了点头,张三来了劲,继续给崇祯皇帝讲解。
“至于唐初,采用的是府兵制度。
唐代府兵,主要是初唐时期的府兵对于打仗充满了热情,并且特别愿意以少打多。
因为唐朝独有的一套奖励机制,以少胜多的战役,被称呼为上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