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教育小随笔 / 常见问题一二(1/1)

常见问题一二(1/1)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问题一
  有人问:溺爱孩子和关爱孩子真正的区别在哪里?堂老师以为:
  溺爱往往是一种妥协。从一开始的没有原则性地妥协,到后来逐渐的习惯性妥协,再到最后完全失去自我的妥协,甚至是不顾一切地妥协。
  家长因过分珍爱自己的孩子而所虑细微,凡孩子所求必应,乃至一声啼哭都要紧张万分,就是溺爱。我以为溺爱不仅是过分地宠爱,也是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过分行为。太过分地宠爱孩子的结果,就如同要溺毙孩子一样的可怕。
  被溺爱的孩子实际上是悲哀的,因为他不知道溺爱之外的世界有多么得不能容忍他,他慢慢地也可能很快地不能适应外边世界的一切,而与此同时,没有任何机会愿意为他停留或者改变。被溺爱的孩子不会理解他为什么被世界抛弃,溺爱他的人也已无能为力,但可能仍不知悔。
  真正的关爱,是要顺其自然,要能察言观色,要能从孩子的语言、神情举止中察觉到孩子心里的声音。比如孩子的哭泣不一定是委屈,还有可能是害怕,还有可能是悔恨或者是感动……。真正的关爱,就是要帮助孩子看到哭泣背后的真相,要引导孩子正视问题,有所承担。
  孩子经历的磨砺越多,家长跟进得越及时,孩子的成长就会越勇敢、越自信、也越自律。
  真正的关爱是有约束的,是讲究规矩的,是有要求的。
  适时适当地为孩子创设更多成长的情境,让孩子有机会可以品尝各种滋味,也能获得各种感受,对孩子而言,父母的用心良苦就是一种负责任的爱。
  问题二
  家长给孩子讲题为什么容易急眼?
  没有达成默契的合作,很难有令人欣慰的效果。
  首先,家长的讲题方式跟学校老师的方式不同,老师们会站在学生角度,结合学情特点,通过画图、举例等方式引导、启发孩子思考。
  其次,大多数家长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在家长眼里很容易的问题他们会纳闷——孩子怎么就不会呢?因此先期会缺少相应的铺垫,比如讲题时的情感、语气、包括要求等。又因为家长讲题的目的性太强,都是忍不住直奔答案去的,心里自然是急。
  再次,孩子呢,可能正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还没有进入听讲状态或者说还不想听家长讲,因为他们可能还在犹豫:一方面是老师讲题时地循循善诱,举一反三,能听明白;一方面是家长讲题时的不耐烦或者没有头绪(家长确定自己讲得都对吗?或者说讲题时的方式方法有效吗……)
  所以,给孩子讲题,还不如多训练孩子审题。认真审题,勾画出关键性的提示语,然后把自己放低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并和孩子一起一步步探究,会更吸引孩子思考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同时,也是真正的亲子活动了。良性循环后,再给孩子讲题,皆大欢喜的机会就多了。
  
  
热门推荐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禁区之狐 从球迷到超级球星 余下的,只有噪音 篮球永不眠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