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都市言情 / 一滴水的遇见 / 第100章 古埃及水利工程与建筑(1/4)

第100章 古埃及水利工程与建筑(1/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灌溉作为人工水在土壤中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被使用。在农作物生产中,它主要用于取代干旱时期缺少的降雨,而不是依赖直接降雨。
  有证据表明,在第十二王朝法老就下令使用建造法尤姆湖作为水库,以储存多余的水,在旱季使用,因为湖每年扩大,因为每年由尼罗河的洪水造成的,帝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显著进步:梯形把手的犁。
  新的灌溉设备--沙杜夫的出现,实现了作物的一年两熟,为了把水从运河上抬出,他们用了一条沙杜夫。沙杜夫是横梁上平衡的大杆,一端是绳子和水桶,另一端是重的计数器重量。通过拉绳,它把水桶降低到运河里。然后,农夫把水桶拉下,把水拉大了。再挥动杆子,把水桶倒到球场上。动物对埃及农民非常重要。动物帮助他们做工作,比如践踏种子,拉犁,吃不需要的谷物或小麦,为埃及人提供食物和饮料。他们饲养牛、山羊、猪、鸭、牛和鹅等动物。
  水利工程:
  运河:古王国中后期为了扩大贸易范围,埃及人已能造出巨大的运输船,不仅用于军事,也用于军事远征和贸易交往。埃及人在红海和尼罗河之间的图密拉特干河开凿了运河,这一条运河在当时或许仅仅能在洪水期间使用,但对于埃及人所需要的蓬特香料贸易来说,这条运河应当是足够使用了的,在后来的法老尼科二世时代,这条运河已经十分完善,担负着与红海沿岸贸易以及沟通红海与地中海之间贸易的重任,也正是这条运河的存在,使亚历山大城成为当时的印度与西方的十字路口而蓬勃发展起来,今天这条运河由于红海向南萎缩了一定距离而使运河失去了存在价值而消失。
  直到18世纪末,入侵埃及的法国人在提出沟通地中海和红海之前的运河时,第一个方案就是重新疏导该运河,而非开凿苏伊士运河。
  它通过现在的图密拉特干河、提姆萨赫湖以及大苦湖等低洼地带流入红海,这条河流当时能够开通得益于当时的气候适宜,而在往后的时代,该河流只能在泛滥期使用了。而该河流第一次荒废,不晚于佩皮二世时代,当时的那赫特铭文就记载埃及人在红海北端设立造船厂营建商船,这就暗示了该河的荒废。
  而十二王朝得益于尼罗河重新泛滥,大肆兴建水利工程,重新疏通了这条运河,除了希罗多德,古典时代五位记载该运河的作家中有四位都是将赛索斯特里斯作为第一个开掘的人
  水坝:科希斯坝,位于埃及第一王朝的首都孟菲斯上游约20km,建于公元前3000--2900年左右,至今还残存着一段坝体遗址。在埃及早王朝时期埃及人就在开罗以南20km处的科希斯修建了保护孟菲斯卫城免受洪水袭击的巨型导水坝,坝高15米,坝长450米的砌石重力坝。
  卡法拉坝:公元前2950--2750年,埃及人在杰赖维干河上建设了卡法拉大坝。该坝高14m,坝顶长3113m,它所形成的水库库容为50万m,坝顶高出河床37英尺。该坝由沿河分开修建的两座大坝组成,每座坝底部厚78英尺,用石块砌筑,两坝河床的间隔为120英尺,两坝之间用60000吨取自河床附近山丘的砾石填塞。上下两坝约使用了30000立方英尺的石块。上坝面由每块大小重约50磅石块修筑,坝体填筑方量高达8.7万m,建设工期长达8年,10年。
  美利斯坝:公元前2300年埃及人在孟斐斯以南90km的法尤姆盆地建造了一座坝长超过8000m、坝高7m的美利斯坝,它的结构和后来罗马工程师们经常采用的结构一样,垂直圬工挡水墙由下游侧的支墩和填筑体支撑。该坝形成的美利斯水库是一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优素福引水渠引尼罗河水进行灌溉。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