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我和我的大院生活 / 我和我的大院生活(1/2)

我和我的大院生活(1/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听父母讲,我出生在和平里,在我一岁多的时候,从和平里劳动部大院搬到现在的地方,一个坐落在西山脚下的大院,大院西边是玉泉山和颐和园,东面是两所全国知名的大学北大和清华。
  不知不觉间,我在这里生活了将近50年了。
  如今的大院和我小时候的记忆相差很大,曾经陪伴我长大的幼儿园和小学校园,虽然还在,但已经完全不是曾经的样子了。
  大院中,一条大路将大院分割成南北两个院。
  曾经道路两侧除了紧挨道路的几栋单元楼房外,道路北面都是青砖二层筒子楼,道路的南边几乎都是二层的木板楼,南侧的木板楼里居住的是级别较高的干部,单元楼内大部分也是有一定级别的干部。
  北边筒子楼内居住的都是一般的干部和从外单位调动过来的人员。
  大院的北墙边和南墙边,就在北正楼和南正楼的后面,是一片平房,大部分居住的是工人阶级。
  大院的东北角是院内卫生所,我们都叫门诊部。
  门诊部的西边,北平房的东边,记忆中是换气站,在大院没有通天然气之前,都是在这里更换煤气罐。
  西北角是幼儿园,印象最深的就是幼儿园内的海棠树,转椅和蘑菇池。
  紧挨幼儿园的是露天剧场,当天气暖和适合户外活动的日子,露天剧场经常会放映电影供职工和家属观看。
  露天剧场的东侧是小卖部,那里可以买到日常生活用品,还提供订奶服务。
  剧场的东南,就是小卖部的斜对面,曾经是青少年活动中心,这是在80年开放的,记得一到寒暑假,活动中心会组织看录像,组织游玩活动和兵乒球等活动。
  大院的东南角是汽车队,那里停放很多公用的小轿车,大轿车和卡车。
  大院的西南角很少过去,对那里真的没有一点印象。
  靠近办公区大门的地方,道路北侧是食堂,道路的南边是篮球场,后来在篮球场前面修建的一个小花园,后面修建的了一个小足球场。现在,除了足球场还在,很多地方都已经消失了或已经变成其他建筑了。
  也许是常年居住在北面的缘故吧,总觉得路北要比路南更有人气味,更热闹一些。
  和年代剧里的一样,大院的大门是铁栅栏的,大门是供汽车进出,北侧有一个小门,小门边就是传达室。所有的进出人员都要持出入证进出,由荷枪实弹的解放军负责查验。外来人员到访或者家里的亲属进入,都要到传达室进行登记,再由被访人到门口来接才能进入。
  曾经的大门,在现在大门西边大约二三十米处有一个石雕的地方,现在大门的位置,在以前是没有设置铁栅栏的,虽然他也修筑的墙体与外相隔。
  从这个地方向东,通过一座小石桥,道路的尽头就是现在的西苑医院,我们都叫它中医医院。
  中医医院的东边都是一片一片的稻田。向北有一条也是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大路,大路的尽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柏油路,路口有332路公交车站,向西一站地就是颐和园的东宫门。
  向东走到尽头,就是现在的一零一中学。
  从那向南就是BJ大学西门。
  那时候道路两侧除了稻田,就是一片一片的平房和小胡同。
  紧挨大院大门的北边,是派出所、粮站、奶站、银行和邮局,这些单位不仅为大院服务,也服务于周边的地方。
  现在还有印象和父母拿着粮本买米面的场景。
  还有就是每天下午四五点钟排队买奶取奶的场景。邮局领包裹买邮票的场景。随父母银行存取钱的场景。
  紧挨大门南边,除了冬季,常年都有一位穿白大褂戴白帽子的老奶奶,推着一辆小四轮木箱车在卖冰棍,经常在下午上学的途中买一根冰棍,运气好的时候能买到3分的,大部分时间只有5分巧克力冰棍。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