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女生频道 / 全石幻象 / 第3章夜访全石(1/2)

第3章夜访全石(1/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距离自动扶梯三米远,也许是四米,有一处过道。在过道仅有的一处不起眼的角落,有两位身穿果绿色条纹衫顶着鲸蓝色朋克发型的卫裤少年。他们正跳着节奏明快的街舞,其动作吸引了不少好奇的游客驻足围观。其中也不乏乐善好施之人,慷慨地拿出小费,试图再给艺术加码。少年身前摆放着音箱,也有补光灯,还有三脚架。吉川猜测少年们应该是在做自媒体博主之类的行当。吉川对年轻人的浪漫与激情别无兴致,只粗略看了两个样式,便全然失去耐心。
  穿过通道,登上另一侧扶梯。站定后,他抬起右手。千鸟纹西装袖口往下沉,白底衬衫环口露出一块老式腕表,浪琴。
  与老友相约的时间是今晚19点整,目前是18点10分,时间还算充裕。
  吉川拎着公文包,趁在人行道口等待绿灯的间隙,打开手机中的导航软件,输入通讯录里记载的地址——第三片区7栋8号林青森家。
  软件运算的结果,从车站步行至林宅,需要大约25分钟。这段路程对于习惯饭后散步的吉川而言不算难事。
  位于岐北省东郊的全石小镇,在三百年前曾是渔村和滩涂,随着填海造陆计划的推行与实施,才于其卅五年后有了村镇的雏形。此后多年,经过历代全石人民的辛勤垦殖与建设,才有如今近五千亩土地的规模。这里远离了都市的繁华与落寞,邻接了乡村的平凡与素朴,又兼合了田园诗派的可爱与浪漫。无论是商贸经济,还是风俗文化,都带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活力。也正因如此,后人才将其称为承载了当地独特韵味的“新古典小镇”。
  整个小镇规模不大,格局却很讲究。小镇最外围是一圈古城墙,城墙顶部筑有女儿栏。这座由若干巨石搭建而成的艺术品,将小镇的核心区域团团围住。城墙四方各设一道出入,而车站旁的关口,便是与全石公园融为一体的南大门。因为城门上刻有陵光神君的木板浮雕,当地居民也习惯将其称为朱雀门。门后有一小段鹅卵石路,用意不详,也许是将行人引导至其他方向。因其曾是滩涂旧址,地基相对不稳,故此处仅限人行,不通车马。若有汽车造访,则需绕寻其他路线。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极大程度地保留了小镇的古典风韵。
  顺着南大门往里,是古榕转盘。转盘中,两株百年老树连理而生,势态之郁茂叫人叹为观止。通过转盘,一座传统门亭巍然鹤立,彰显绝尘姿态。其门匾上方赫然写道“全石公园”四个字样,详察笔锋,远观似行云流水,落笔生烟,近看如陌上开花,光彩夺目。廊柱两旁卧有瑞狮,气吞山河,威风玄宇,昂昂然,庇佑一方市井。
  在今天,在这温文的夜,就这样,轻轻地,迈步在渡仙桥。桥底下是碧漪荡漾的护城河,河对岸是婉转绵延的雕花廊,廊里酿着浓郁的桂花香,香气尽头则是向晚亭,亭中竖挂一座古铜大钟,钟身上刻有一段铭文。铭文承瘦金体势,笔锋纤细而劲挺,颇具大家风范。细览其内容,方知这铜钟及以这园庭,均系工部侍郎柳元烛于明德元年受命敕造,用以辟邪化煞保平安。
  出亭右转,是洗墨池。相传,在明德十五年,亭左将军王梦芝曾因祭子泪竹,作诗于此。瑶光西照水观月,金风夜游草不秋。或临池而坐,欣赏娴雅的红衣溪客。或在水一方,邂逅安睡的仙姝妃子。一时兴起,全然忘我,至明月当空,流萤四起,才渐觉来意。尽管吉川已然回神,但他仍然无法抑制内心喷涌而出的赞叹。这也印证了那句老话,“言语终有尽,美景永无涯。”
热门推荐
凶案侦查手记 辽东轶闻录 请勿遵守规则 青诡纪事 汴京小医娘 网络新聊斋 深渊归途 罪恶之眼 图书馆店员 我在诡秘世界封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