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街道的各种商店的确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可有一家店却能够一次性满足人民群众所有的需求,它就是位于圩头的好邻居超市。好邻居的品类也相当齐全,自从三年前开通比菜市场还要物美价廉的肉菜端口功能后,部分群众的菜篮子则由菜市场转移到好邻居。
在圩日这一天,从早上八点开门营业就人欢马叫,几百号人争先恐后涌进好邻居的大门,争取买到更加便宜的商品。门口的保安大哥早已大汗淋漓,声音也变得沙哑,他不停地指挥人民群众安置好车辆,免得造成交通拥堵。好邻居里面,工作人员的叫卖声音不再洪亮,甚至会被顾客的说话声音完全覆盖掉,每个顾客推着购物车在选购商品,这就是济济一堂的模样。
街道的中间,房屋是一排整整齐齐的骑楼,欧式风格看起来特别有乡村风情的味道,特别符合小镇的特色。骑楼下面的商店,有三五成群的顾客在购买商品,也有孤零一人的顾客在跟老板娘侃侃而谈,整体来说人流量很稀少,终究敌不过菜市场的热闹。
再看圩尾那边,这里逐渐形成一个小型的菜市场,零零散散的商店与地摊档口在此驻足,不乏有猪肉档,鱼档,青菜档,烧腊档,早餐店,五金店,手机店等等。
小型菜市场的成立,方便了附近的居民,以及住在西边大山深处的群众,毕竟去小型菜市场要比大型菜市场要近很多,在这里能买到部分肉菜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因此在圩日这天,圩尾也会汇集几百号人,时常还会出现塞车的现象,这又形成第二片喧哗的场景。
小镇的圩日,多个乡镇的人民群众都不约而同地相聚一堂,彼此就像个大家庭一样,每次都是如此。这里热闹而又不失温馨,是一场多么快乐且有趣的盛会呀。
(三)
把时间拉回到九十年代,那是小镇形成圩日的初期。
菜市场还只是一座由小石头砌成的三层简易建筑,结构错落有次,整体布局均匀。一楼是食品的天下,杂货以及肉菜类应有尽有,只是档口之间的间距比较近,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购物体验感并不那么舒适;二楼则是服装的主场,这里聚集了十几家服装店,衣服的品种齐全,男女老少的都适宜;三楼被孤零零地搁置着,除了一处并不显眼的市场管理处外,四周显得有些荒凉。
一楼里面,有两三个猪肉档,牛肉档只有一个,鱼档则有有七八个,卖青菜的阿姨也为数不多,反而在角落处聚集两档卖豆腐花及风味小吃的,看起来零零散散。
那时候过来买菜的人民,附带着最高级的交通工具是二十八寸的单杠自行车,这种自行车在那个年代是最流行的,拥有它的主人十有八九是万元户,然而菜市场里随眼可见的也就那么几辆,这里还是行人居多。当然在那个时候,也不是每个家庭都能在每顿饭吃上美味可口的肉,所以许多肉档都是在惨淡经营当中。
此时的菜市场,安安静静的,没有太多的喧哗声传来,像个不流动的聚集地而已。
历经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小镇圩日的场景由最初的零散演变成如今的火爆,也能侧面反映出小镇的经济发展日益精进,这此不就是小镇人民心中念念不忘的未来模样吗?就是现在,未来已经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