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古城山镇,浙西丘陵一个古镇,隶属新安县。群山环绕,自古闭塞。主姓陈氏及李景氏,陈氏占多,为本土。李景氏自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外迁入镇。农耕桑蚕,制茶同所有古镇一般,鲜有人发迹,多数平平,自给自足。倒也是安分守己,安宁祥和之地。
镇上年长者总说,外迁入镇的李景氏一脉,是带着祖传宝物来的。相传是一盏明珠,藏于熊胆之内,置于虎皮制的匣盒,匣盒上设有机关,擅开盒者必死,且死状及惨,浑身发黑腐肌暴毙。由此宝物傍身,李景氏得以于陈氏祖先共享一块风水宝地。据闻,那块宝地位于两座山起伏之间,竹林茂盛。落雪不积,雨落不沆,日照生气。山下有一个巨大的水库——中塘水库。水质壁清,常有白鹭来此栖息繁衍。成百上千的白鸟在竹林和松树上,甚是壮观。
只是老人的嘴里这么一提,可谁也没有见过那颗明珠。镇上传来传去,有人说李景氏把宝物葬进了中塘水库祖坟。有人说宝物被李景氏哪个潦倒的败家后人卖了,然后在其他县城置办了很大的家业。还有人说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宝物,只是李景氏为了福泽后人相中了中塘的风水,故意杜撰了宝物。目前为止,最令人信服的说法是,宝物确实用熊胆包裹,放在一个虎皮做的宝盒内,但绝对不能曝于天光之下,因为明珠自有灵性,如在自然光下打开,神物会觉得被冒犯,一气之下遁地而走。李景氏先人用熊胆囊和虎皮包裹,以示镇。宝物和邪祟可能也就阴阳间一念之别,一说宝珠原先是在一个寺庙塔顶,乌金做托,刻以铭文。有托作缚,白天遁走不能。晚上宝珠明光万丈,整个寺庙整个城,通亮如昼。此一说无人无地可查,更无文字记载。就是坊间天黑后人们说书谈笑罢了。
1990年4月初的小镇,天刚蒙亮。湿漉漉的青石子路,冒着雾气。青石子路两旁都是刚建成的二层小楼。小镇上的人为了面子,只管把小楼外壳造好,外墙裸着红砖,内里水泥抹面即成。几处低矮的土房夹在这些红砖小楼间,苟延残喘。四步宽的青石子路,几经回转。青石子路深处,几声狗吠。几根腐锈脱皮的路灯杆子上挑着青白色的灯,蒙着雾气发出幽幽的白光。在大湾处,开阔地,一个祠堂大敞口对着一座唯一粉饰了外墙的三层小楼。祠堂檐下鎏金大字:陈氏祠堂。
狗吠声越发激烈,祠堂口的几条也跟着嚷起来。
三层小楼,西屋灯亮了。
一个黑影从楼里跑出,往祠堂方向蹿。间隔十秒光景,另一个身影踉踉跄跄从一楼跟出。在之前黑影消失的那一刻,后面跑出的这个倒在了青石子路上。倒下的黑影,一手捂着脖子,软瘫在路面上。像打破一坛酱油一般,青石子路上流了一滩的血。血气散发,狗子们越发起劲,它们追过青石子路,在尸体前来回转悠。
在青白色路灯下,淌在路面上的血,浓稠发黑。狗子们低着头,嗅嗅,狂吠,不停的狂吠。
警车到的时候,天光大亮。法医从这三层楼房发现了另一具尸体。镇上看热闹的人围成一道人墙。马路上躺着的叫陈三,男主。屋内的叫李兰,死者的老婆。夫妻俩经营一家建材门店。是镇上的“万元户”。
“男主致命伤为颈脖处割伤,女主颈脖处贯穿伤。凶手使用的是非常锋利的短刀,两刀两命,均一刀切断喉管及颈部大动脉。这也就是当时,受害人未能呼喊的主要原因。”穿白大褂的说。
谢俊掀开白布,看了一眼死者的伤口。挥了挥手说,抬走吧。然后伸手理了理蓬乱的头发,冲着人群喊道:都回吧,别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