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码农之死 / 第八章 往事 - 新办公楼(1/4)

第八章 往事 - 新办公楼(1/4)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除了李羽白刚接手Dono时两人不算愉快的对话,以及那一段时间贾承孰心情郁闷的少言寡语,之后这两人互相还是很有好感的。
  贾承孰觉得这个项目经理虽然不懂技术,但是却知道怎么跟程序员打成一片。首先他天生的开朗性格和幽默感容易与人拉近关系,其次他与人打交道时把握得刚刚好的分寸感又让人很舒服,最重要的是他知道什么时候该把压力传递给技术人员,也知道什么时候继续施压会于事无补甚至适得其反,在这种时候他又会反过来与提出需求的业务部门商量双方可以接受的变通方式。
  最后一点是贾承孰最欣赏李羽白的地方,虽然严格来说他自己打过交道的项目经理并不多,除了李羽白,还有张红雷当初带他的时候也算是承担着项目经理的职能,再有就是当初在国企时那个架构师,开发组长,项目经理一肩挑的Dono专家。
  让贾承孰记忆犹新的是当时那个专家被甲方科技科的科长教导:“你应该读一些项目管理方面的专业书籍!”时窘迫的表情。
  贾承孰理解固然甲方不断改变需求是项目不断延期的主要因素,但是那个专家作为项目经理没有管理客户需求的能力也确实是导致整个开发组沦陷在甲方驻场长达一年多的重要原因。专家当时对甲方所有要求都没有拒绝的尝试,只是把变更带回组然后让全组跟着一起加班,不断的加班。尽管专家自己也卖力干活,他白天不是跟甲方这个科长就是跟那个科长讨论某个页面某个按钮,晚上还边嚼着馒头边敲代码。但是全组跟着他疲于奔命,可以说是累死三军。
  每个人有各自不同的管理风格,张红雷虽然看起来平易近人,但实际上贾承孰感觉他内里是个很严肃的人,而李羽白是个可以互开玩笑的。至于新来的王荣,还有待观察。
  除了王荣,姜赟和其他新同事们,还有随着他们的加入而带来的一个必然的问题,工位不够用。
  现在张红雷的部门人数已经有接近四十个人,虽然临时办公区里只坐着包括贾承孰在内的不到十个外包人员,空桌到处都是。但正式员工都需要正经的格子间,与外包人员一起坐在大通桌前是绝无可能。之前就已经有几个正式员工被安排见缝插针般地坐在离本部门同事较远的空闲工位里,而现在这种情况愈发明显。
  幸好公司的写字楼租赁合同即将到期,新租的写字楼已经可以入驻。新办公楼离现在这幢小楼并不远,都在同一个园区内,建筑规模却大了许多,据说可以容纳数千人。
  在这幢大楼里将会迎来公司在中国区绝大部分与技术相关工种员工的入驻。之前很多非CIO管理的产品业务线或服务业务线技术类员工都是在这座城市里最繁华的商业区内一个甲级写字楼里工作的,现在他们将与CIO以及其他不直接产生利润的部门的技术人员一起,被安置在城市郊区的这个园区里。城里的繁华只留给那些与商务,财务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等等运营相关的核心部门员工。
  这也不是这家外企独有的现象,很多民营公司或者国企公司也都是如此。这样的安排好像是在暗示技术人员就应该沉下心来搞研发,要远离那些喧嚣和纸醉金迷的霓虹灯,因为那是会让程序员们或者运维人员们分心,堕落甚至自废武功的;而那些天天与钱物打交道比较多的同事们则天生是具有抵御糖衣炮弹的技能,他们甚至每天都需要浸泡在车水马龙和摩天大楼产生的炫目灯光里,才能保持自己的一身武艺不会退废。
热门推荐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禁区之狐 从球迷到超级球星 余下的,只有噪音 篮球永不眠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