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四合院:再活一次何雨柱 / 第七章 食品站的站长们(1/2)

第七章 食品站的站长们(1/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下午大约是16点的时候,一食堂的小会客厅中,李新民副厂长带着四个人走了进去,这四个人可不一般,都是食品站的站长,李新民副厂长还管着厂子里的后勤部,他要想能多捞油水,就要和这食品站的人打好关系。
  六十年代的食品站,不是卖食品的,它是做什么的呢?
  所谓“食品站”,经营的“食品”其实只有猪肉一个项目。手中握有牲猪收购和肉食供应两大实权。
  只有经历过的老年人才知道,那时候农村的牲猪收购是“购留各半”政策,即喂两头必须交售一头,每年的“派购猪”指标必须完成,如果不完成指标第二年全家的年供肉指标作废,自家养的猪不能宰杀,当时收购价就几角钱一斤,但这是铁打的任务,不完成村里还要问责。
  当时交售的重量要求是136市斤为达标,这放到现在只能算個胚猪,远不够出栏标准。
  但那时候喂猪没有粮食,只有野草野菜,猪吃得多就是不肯长,有时候喂一年都不够标准。弄去交售时,能不能卖出去,就是食品站的职工的一句话了。
  要到公社食品站送“派购猪”的时候,老百姓在头一天就在家把猪称重,已达138斤,就想马上把“派购猪”指标完成,那时家中粮食短缺,人都不能吃饱,猪在家一天就要多浪费一天的粮食。
  第二天清早,老百姓就在猪食中添加许多红薯,必须要将猪吃的饱饱的,猪就算在路上拉尿拉屎,也应该能达标,等早上喂完之后。
  老百姓就会准备竹杠(简易单架),把猪绑在竹杠上,两个人,一人在前,一人在后,扛着竹杠往公社食品站赶,其他的家里人会提着水壶在后追赶,一般到食品站都要走几十里山路!
  村子里只给老百姓半天假期,下午赶回来还要到队里干活,一路上老百姓们汗如雨下,只是偶尔停住脚步喝口水,经过二个多小时的长途跋涉,终于于上午10左右赶到了公社食品站,那个时候,你就会看到很多送“派购猪”的乡邻在排着长队!
  这个时候,食品站的两个工作人员在收“派购猪”,只见二位工作人员高高在上,坐在平台上,骂骂咧咧地教训村民说:“你和爷们有交情,不够136斤也可能给你收了;和爷们没交情,非得达到标准才会收;如果爷们看你不顺眼,夠136斤还会说你这猪太瘦,没有膘,杀不来肉,牵回去喂几天再来”!
  送“派购猪”的村民一年才送一次猪,和你们有啥交情,无非是为了完成任务,尽快把猪送走,一般都会购买二包五毛钱一包的香烟塞给收猪的工作人员,别看才五毛钱一包,这在当时已是最好的烟了。
  一位年纪大的老人,唯唯诺诺从包里掏出二包香烟递了过去,工作人员接烟后,嫌弃烟不好,开始过称,一称重,135斤,差一斤才达标,工作人员瞬间就变脸,吼道:“没有达标,抬回去喂二天再来”。
  老人顿时脸色发青,想要工作人员通融通融,工作人员大吼:“叫伱把猪拉开,你没听到”?
  老人不得不把猪拉到一边,赶紧上供销社又买了四包烟,待在旁边,待中午工作人员下班时,把烟塞给他们,工作人员这才对老人说,下午去排队吧,下午过称时又少了一斤,老人在那着急得不知如何是好,好在工作人员没有说什么,顺利地在猪肉供应本上盖上一个红章,下面签了工作人员的姓名,结算完卖猪款。
热门推荐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禁区之狐 从球迷到超级球星 余下的,只有噪音 篮球永不眠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