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至于父亲那时候的作用,我觉得就是保证自己的身体无恙,长大成人,这就是爷爷奶奶最大的愿望,也是二老人生最大的幸福,因为父亲就是他们的精神支柱,是他们活着的动力,是他们的未来和希望。那时候,父亲也是八九岁的男孩了,身体不好,老是生病,但是,自从来到河南沿儿以后,父亲好像也没有生过什么大病。就他原来的大肚皮病,始终没有复发,那种病的学名叫血吸虫病,平时拉肚子发烧,稍不小心就会复发。我的记忆里,父亲不敢吃马齿菜,说这种野菜容易犯这种病。所以,我家里始终不吃这种野菜。我想着,那时候,父亲也会帮忙做家务了,不会像后来所说的,什么都不干,什么都不想干。不过,有一种现象,也可能不是必然的结果,家里大人太勤快太有能耐,孩子可能是什么都不想做,又懒又馋,最终变成窝囊废。看看我们的下一代,好像也有一点,不过,什么事都有例外,有些孩子用心,倒是学会了父亲传给的生存本领。那些艺人手艺人大多数不都是这样传承下去的么?这就看你小时候怎样去教育的了。好的家风最终会传承下去的,这一代不行,下一代也许就会站出来一个继承人,赓续你家的优良传统。我父亲可能属于那种不用心的人,也是被家庭娇惯成性了,打小就不好动,打小就被周围的人保护起来,这也不怨他生性懒惰,后来的生活磨难中,他不也是什么都能干了吗?还干了同龄人都干不好的手艺活呢。这一点就有了爷爷勤奋的基因。
爷爷奶奶有了自己的房子,这才算真正在东滩村落了户。那时候有没有户籍我不知道,我只知道,那时候爷爷出门也带良民证,那是日伪时期发的。良民证应该是伪政府发的,也应该算是承认了爷爷的村民身份。
日本人投降以后,村里办起一个完小,我父亲就去那里读书了。看来我的爷爷还是重视教育投资的,那时候,温饱尚且不保,他竟然有勇气让孩子去上学。旧社会,穷人上学是一种奢望,解放以后扫除文盲,就是因为多数人上不起学所致。爷爷是逃难来到东滩的,一直给胡家顶地,当帮工,看来爷爷知道学文化的重要性,也可能是受了高人的点拨,从父亲那时候起,我们张家子孙的读书就被摆到了最重要的日程上来。说起来这所小学,那还是我们村出了能人,出了有本事人,有眼光,有远见,超前兴办的私立学校。出资人最早是东滩村胡家魏家汪家和卢家,后来,不知何种原因,魏家汪家和卢家都相继退出,只剩胡清太弟兄,继续办下去。据说,是从1935年左右办到抗日战争结束。后来,抗战结束,从国军里回来一个军官,黄埔生,和胡家又接着联合办学。这个人叫王玉林,是父亲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他对我说过,眼看国共要打仗,他厌烦了,想着自己屁股底下还有几顷地,回来种地办学吧。这就回家和胡清太,胡清雅,还有谁出资我不知道,几个人继续出资办学校。这个学校一直到了九十年代还用着,可以说,这个学校在我们村存在了将近五六十年,我和我的父亲都在这里渡过了小学阶段。原来的老校董,就是我的老师王玉林,他教过我的哥哥和我,一直到我们都上了高中。我父亲是哪一年上的学我记不清楚,就是在土改前上的,那时候,三大战役正打得热闹,父亲就上了小学。父亲上学的时候,已经是十几岁了,那时候在班里还不算是年龄最大的,周围各村的大龄孩子都去上学,南村,大王庄,鲁北街,朱固,瓦坡,青谷堆等村,都有学生去上,还有女孩子也去上学。现在还有个父亲的女同学,八十多岁了,还说和我父亲是同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