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爸爸没心思做事,在屋里走来走去。妈妈也没心思做事,躺在床上看天花板。爷爷暗自好笑。他拖根凳子坐在厨房门边守着。又过了半个小时,鸡汤终于炖好了。
妈妈给每人舀一小碗鸡汤。我接过汤碗,急忙夹块鸡肉放进嘴里,只觉得鸡肉酥嫩滋糯,香浓醇厚,安逸得很。鸡汤无色无油,汤清见底。我喝一口觉得略有粘稠,鲜美爽口,又喝一口满嘴生津,满腹生香,再喝一口神清气爽,便一气喝个底朝天。我觉得爷爷的鸡汤比人世间所有的鸡汤都好喝,禁不住连声说,谢谢爷爷的鸡汤。
爸爸喜欢吃鸡皮鸡翅鸡脚,吃得满嘴是油,边吃便说,又糯又脆,又糯又脆,太好吃了。妈妈喜欢吃有嚼劲的鸡腿,嚼得有声有色,还不住地说,又嫩又有嚼劲。
毫不夸张地说,那是我这辈子吃过的最好吃吃的鸡汤,以至后来我走南闯北,吃了各式各样的鸡汤,味美的,滋补的,家常的,御膳的,中国的,外国的,总觉得都不及爷爷这道汤。
我后来也尝试做这样的鸡汤,但都没有那么好吃,细细想,估计是这样的原因,一个是爷爷加了我不知道的香料,一个是火候如何把控。您可别小看火候,厨师行话叫七分火候,三分佐料。
那一天,我们一家人都成了捞菜大王,狼吞虎咽,吃肉喝汤,顷刻工夫便把一只鸡变成一桌子鸡骨头。大家吃了赞不绝口,问爷爷这叫什么鸡汤。爷爷第一次开金口,说了一点他这鸡汤的来源。
爷爷炖的是御膳鸡,用的是御制铜炉炖鸡法,是向御厨李劳三学的。李劳三原为清宫御膳房专事制作汤品的厨师。1900年八国联军入京后,李劳三流落到民间,在有钱人的资助下,在京郊开了一家炖鸡馆,昔日宫廷御膳汤成了寻常百姓餐桌上的佳肴。抗战时期,李劳三逃难来到重庆,开店经营秘制炖鸡汤,取名丘二馆。
爷爷熬制鸡汤给引起我多重联想,看来爷爷不是一般的厨子,也不是小厨师,一定是大酒楼的大厨师,否则炖不出这天下第一鸡汤。可我又想,既然爷爷是大厨师,那是光荣得很的事啊,为什么还保秘呢?
我问爸爸,你爸爸以前究竟是干什么的?难道你真的不知道吗?爸爸回答,解放前他还小,解放那年还在读书,解放后你爷爷老了不工作了,所以不知道你爷爷干过什么。妈妈回答,解放后她才嫁给我爸,第一次见到你爷爷时,爷爷就百事不做了。
后来我才知道,爷爷生活在一个小镇,爸爸在城里读的初中高中,后来又在城里做事,离开家乡多年,确实不知道爷爷在老家干什么。我把我对爷爷的想法和疑问告诉了爸妈。爸妈觉得是个问题。爸爸回忆,以前填家庭成份时填的什么,好像填的是工人,对,就是工人,是你爷爷叫她这样填的。咳,爷爷怎么成工人了?什么工人会做宫廷鸡汤啊?我靠,玉笛休三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