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攀比,在我们短暂的一生中,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它如同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我们既无法逃避它,却也不必过分在意它。
从出身伊始,攀比就开始了它的工作流程:长辈们围在床边,先是借由“男孩儿还是女孩儿”展开话题,三两个回合之后大抵会有一位家里有男孙的长辈带着些许优越感地以“男女都一样”结束这个话题,之后众人附和,继而开启包括但不限于大到身长,体重,面相是否沉稳,眼神是否智慧,小到皮肤是否白皙,甚至于头上有几个旋,手指有几个螺这些细枝末节的话题。
三岁之前的孩童正是亲朋们展开积极深入交流的参照对象:第一次成功翻身,何时学会仰头,学习匍匐爬行的窘态,何时蹒跚学步,第一次叫爸妈的场景,偶尔地,她们也拉着自己的孩子在亲友面前表演才艺—或是背首古诗,或是讲个故事,又或是弹支乐曲—表演的内容不是重点,众人对才艺的评价才是关键。
转眼到了孩子们求学的年纪,攀比的阵容又被替换成诸如“张家孩子这次考试又得了第一”“李家闺女保送”“王家小子又获得国家一等奖学金”之类的话题。
时光荏苒,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攀比的话题又更改成“我丈母娘给我买了5000元的西装”“我婆婆家给了168000的彩礼”“拆迁款过几天就到账了,可以再陪嫁一辆车”
孕育孩子的时候呢,话题则不断围绕着“顺产还是破腹产”“在家坐月子还是在月子中心坐月子”“科学喂养还是依照经验”展开。
人都逃不过生老病死,到了黄土埋身之时,仍旧逃不过攀比—“王家小子花了大价钱给他爹订了块风水宝地”“于家丫头都不肯给她外婆买个贵点的骨灰龛,真不孝顺,你可不能学她。”“还好在老爷子清醒的时候嘱咐了计家小子存折密码,不然还要证明他爸是他爸,说多麻烦有多麻烦”
由此可见,攀比的确在我们的生活中如影随形。
但是攀比与攀比却又有所不同,故而人们对待攀比的态度自然也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