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眼熟吗?古今中外哲人思考的问题基本都是相通的、换到西方哲学里、‘志’与‘气’、就成了本我和自我.5而无论是理性还是感性无论是‘志’还是‘气’、他们都是人的一体两面、西方哲学有了本我和自我、必然衍生出超我、在程朱理学里也有相同的一套东西、那就是‘道’、而人如果想格心、远离‘志’与‘气’对人的束缚、追求‘道’、那就得以类似【升维】的方式得到精神上的超脱、就必须通过‘功’、也就是理学的(工夫论).
至于理学的(工夫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之前姜星火上海县衙里、在‘集义’和‘敬’的部分、上课的时候已经讲过了.
程颐故事里所谓【岂无义与命乎】、就是指游定夫心思不再放在读圣贤书上、而是花在千方百计取得科举成功上、一个人太在意应举的结果、不知不觉就会掉进利禄的陷阱而远离读书学成圣贤的道路.
所以、当理解了这一切理学的前置条件后、才能明白孔希路的典故到底有多巧妙.
还是一语双关.
其一、这个典故里的‘命’、根源上还是第一个问题的延续、也就是二程的核心思想(有命论);其二、还是源自二程的(志气说)、孔希路是想告诉姜星火、你所追求的变法理想、以及你的负气行事关押我、在我以更高的视角看来、不过是你‘志’与‘气’的纠结罢了、而这一切、都抵不过‘命’……你所求的东西、根本就不符合道、用的功夫也是错的、得到的自然是错的结果、只不过你还不知道而已、等到你搭上一切却看到失败的那一天、回想起今天我跟你说的话、你自然明白、什么叫做一山更比一山高.
淡淡的优越感与隐含的鄙视感、就这么糅杂在简单的小故事里.
【还吃吗?】
姜星火忽然指了指孔希路桌子上的硬桃子.
孔希路一怔、却是意识到姜星火有深意、主动把硬桃子递了过去.
黄信和李至刚也在好奇地看着、姜星火到底该如何拿桃子破题.
这是极为难破的哲理、甚至如果延伸开来、‘志’与‘气’与‘功’的辨析、如今明初的任意一位理学家、都足够拿来研究一辈子了.
姜星火没有说话、啃了一口硬桃子.
鲜红的果肉在他嘴里嚼了起来、汁水四溢、满嘴都是香甜的味道.
【伊川固然有言:学者为气所胜、习所夺、只可责志.若志立、则无处无工夫、而何贫贱患难与夫夷狄之间哉?】
这句话也是程颐的经典论调、是跟之前孔希路的故事紧密相关的.
这里的意思就是说、程颐的意思虽然是只要立‘志’、也就是基于理性的角度来求‘道’、那么缺的只是工夫罢了、至于人的具体状态、贫贱、患难、夷狄、都不重要.
换言之、也就是以适应现实的理性‘自我’通过正确的方法来寻求道德化的自我、也就是‘超我’、只要走上这条正确的道路、抵达‘超我’便有了正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