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说罢、闭口不言.
黄信和李至刚饶有兴趣地看着两人交锋.
在他们看来、这是极为难得、极其罕见的辩经.
孔希路这种级别的大儒、寻常之事根本不会出山、想要请动他出来辩经、甚至还要有人能做他的对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不说别的、别看孔希路举止高傲、处处以君子礼节自守、但他的学问水平、可是能在洪武年间压着道家的龙虎山天师张宇初一截、甚至给张宇初压出心理阴影的……而张宇初是龙虎山近百年来天资最聪慧者、人称【道门硕儒】、由此足见孔希路儒学功底之深厚.
若是武侠小说里的比喻、那便是天下一等一的武林世家里出生的绝世天才、从小就有顶级名师教导、家里的任一一本批注的书籍、放到外面都是让人抢破头的武林秘籍.
这种人、纵横江湖数十年无敌手、赢了一辈子、临到老若是没点自负的性子、恐怕才是不正常的.
正常来讲、就算是老和尚那种大智近妖的人、如果没有外力的插手、都不可能赢孔希路.
可惜、孔希路面前站着的、就是从后世学了无数新版本武功秘籍后、穿越回到这个时间点的姜星火.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Bug级别的存在.
程颐的小故事或许在纪纲这种读书时候不求甚解的普通秀才看来、无非就是孔希路举了一个典故.
然而若真的是就事论事、那便是相当于高考作文看不懂举例题目、归纳不出中心主旨、彻底离题万里了、说出来都是徒惹人笑.
孔希路饶有兴趣地看着姜星火、说实话、姜星火改了孟子的【求之有道、得之有命】答了他的第一问、在他眼里、已经算是难得的青年才俊了.
……但也仅此而已了.
第二个典故、孔希路不觉得姜星火能有什么巧妙的回答、而不够巧妙、本身在辩经的规则里、就已经是输了.
至于读懂题目、这是哲人的游戏、智力水平和知识储备不在一个层次、根本连半句都插不上话.
程颐的典故、表面上就是一个年轻人【听劝】的故事、纪纲就给理解成了孔希路在嘲讽姜星火、让他听老人家的话.
但实际上并非如此、辩经不是村□骂架、逞得绝不是嘴皮子痛快.
究其根本、这个故事的内核、反映的是儒家‘志’与‘气’与‘功’的辨析.
游定夫的‘志’、便是说考太学(即国子监)的人多、蔡州本地名额少、所以还是考乡试比较容易、也就是理性的判断.
这里要说是、在原始儒学里、也是孔孟的时代、‘志’跟‘气’是一体的、而到了北宋五子的时代、则是把‘志’与‘气’拆开了、理学的概念范畴中、‘气’构成人的形而下、它更多地与肉体、感性、欲念相通;‘志’则构成人的形而上成分、是理性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