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带着心事去旅行 / 山海关、闯关东和东北人(2/2)

山海关、闯关东和东北人(2/2)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如上种种,一些关东特有的习惯仍保留至今,而大部分则灰飞烟灭在了历史长河中……
  清朝初期,河北、河南的百姓大多迁到了鞍山和营口,而山东的百姓大多集中在大连和丹东,直至上个世纪初蔓延至HLJ边境地区。
  闯关东是一个改变中原人民命运的过程,3500万中原人举家出“关”,从此成了东北人。
  这其中山东人最多,占比高达71%,河南人和河北人共占28%左右,其余的1%是其他地方的人。
  但有意思的是,在如山似海的闯关东人群中,虽属山东人最多,但也属山东人最“成绩平平”。
  在关外谋生,大多有这样几种职业:淘金、伐木、放山(挖人参)、耕地种田。
  其中淘金和伐木是风险最大却收入颇丰的职业。东北的艰山险滩和原始森林层层历险、步步惊心,弄不好就没了葬身之地。有些山东人为此丢掉了性命,且“拼命”之后不了了之。
  山东人吃苦耐劳又与世无争,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还是选择了耕地、种田这种相对比较稳定的维持生存的活计。有个别混出模样的,也都是走了仕途,而非“冒险”使然。
  山东人不喜欢冒险,偏爱“稳稳的幸福”。
  在20世纪的末期,陆陆续续有一部分闯关东的山东后人返回山东老家。他们重视家族的和谐和家庭的完整,没有家的人如同一叶扁舟,内心惶惶不定。“认祖归宗”这件事对山东人而言,比金钱和名利重要得多。
  在“闯关东”的整个历史长河中,东北人所经历的苦难,我们如今已经无法切身体会。然而他们不听天由命、甘为人先、不安于现状、勇于抗争的闯关东精神却早已化为血液流淌在每一个关东地区人民的身体中。
  数百年来,关东后人们不断完整着东北地区特有的地域人格,他们是实现宏伟中国梦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上所有是我在山海关景区的“闯关东文化体验馆”所参观所得的全部感受。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要有机结合,缺一不可。
  整个场馆迂回错落,如同一部闯关东的大电影,无论是了解历史还是仅仅当成一次看展的经历,都是很值得打卡的旅行地。跟随着眼前不断变换的布景一点一点走过风采动人历史长河,看关内的儿子拜别老母亲,不知今生是否还有机会再相见;看人们拖家带口、流离失所,冰天雪地里艰难求生,感同身受。
  他们不知明天在何处,也不知下一次睁眼是否能看到崭新的太阳……
  没有人愿意背井离乡,
  去奔赴颠沛流离的远方。
  没有人愿意妻离子散,
  去体会生死未卜的悲伤。
  没有人愿意家破人亡,
  去寻求绝处逢生的希望。
  可是脚下的热土已经长不出食粮,
  胸中的热血也填不饱肚肠。
  留下来就等于毁灭,
  闯过去才有希望。
  当关东已然是唯一的去处,
  他们只能搏命远途。
  
热门推荐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禁区之狐 从球迷到超级球星 余下的,只有噪音 篮球永不眠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