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都市言情 / 城砌 / 一(2/3)

一(2/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清明节是兴常的大节,上坟必须在正清明节前完成。清明祭祖上坟的仪式和先后次序、祭品的种类都是有成规的,先后次序按辈分决定,大的在前小的在后,不能越规。祭祀规格早先与祖产茔田相关,祠堂太公的规格是最高的,祭品中除惯常的祭品外,还得有猪头、全鸡等。凡本族男性子孙均可享受份麻糍,十六虚岁及以上的要到墓地领签后凭签发放,未成年的就按人头分发,扫墓结束后到祠堂里去领取。轮值人享有种茔田的权力,自然要出祭品和麻糍。祭品和麻糍的数量、质量都有人监管,如有偷工减料或弄虚作假行为,就会受到处罚,最严重的处罚就是取消下次种茔田的资格。但这都是老黄历了,江冠宁小时候看着族里的大人这样做,但之后祖产被分,等到他做当家大哥,之后的祭祀也变得越来越简单,但再简化的流程还是要走的,也算是对祖宗的交代。
  江冠宇行到墓地已经是第二天早了。因为祭祀最好是在中午之前完成,他们当天到的时候都快晚上七点了,加上整天舟车劳顿,索性在表妹家歇晚,第二天赶个老早再去。到墓地后大多是些程式性的步骤,几个男丁拿锄铲清理坟堂,铲除杂草,疏通排水沟,坟头加土,女人们就在坟堂的泥地上铺垫干净平整的袋皮,摆上菜肴碗碟和两支酒盏;同时还要在坟堂大面摆上豆腐、肉、麻糍、茶果米、三盏老酒等祭品,据说是供奉给土地公公,当地人也叫“山王菩萨”的。之后点上香烛,撒上老酒,诵读祭文,子孙们从大到小拜过祖宗,再添上老酒,也叫复酒。稍后下,收起祭品,将用绿豆芽和小碗“九心菜”烧成的“菜羹饭”泼撒在坟边地上。之后,焚烧佛经,将事先准备好的包烧给山王,另包再烧给祖宗。
  看着锡纸包成的银元很快被火蛇吞噬,同时涌出阵阵呛鼻的浓烟,江冠宇竟暗暗想笑,他悄悄绕到浓烟上风口换了两口新鲜空气。祭祀繁琐,繁得可笑,这锡纸元宝算是子孙孝敬给祖宗的金钱,事先还要请念佛老太婆诵经,念佛者又是还得十二生肖凑齐。这样的金钱是否能真作为流通货币在阴间使用暂且不论,靠些念念有词就能精确瞄准寄给祖先更是无稽之谈,但在整个越地都很流行,也就直延续下来。向来又说女人上不得桌,可些老太对这些事最是虔诚,自己不舍得吃穿,花在元宝佛经上的钱却从不含糊,而且是万万不能讨价还价的。江冠宁总觉得,想出这些繁琐套路的人只是为了让上了年纪的老太们有个消遣。念佛老太还得有个牵头的召集人,也算是农村自发的老年组织。念佛时还有木鱼、磬等“叮叮咚”的音乐伴奏,在众人“南无阿弥陀佛”的念佛间隙总少不了些家长里短的诉说。俗话说“佛堂媳妇井头婆”,就是说佛堂里都是阿婆对媳妇的评头论足,而在井头洗涤的媳妇们话题总少不了阿婆的里长外短。
热门推荐
夜的命名术 仙人只想躺着 工业狂魔 让你当兵戒网瘾,你成军官了 我可不是文盲顶流 我真没想重生啊 重生之我要冲浪 火力为王 国民法医 明克街1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