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喊话的人是大队长,叫“李建国”,住在离张家沟稍远的李家坝子,和他一起来的还有另外几个人,一位副镇长、几个镇主任和几大队主任。
改开以后,西部农村统一落实了“包产到户”,84年后彻底取消了生产队,把以前的生产小队统一改回了村,村不设村长,统交由大队管理。
到了2005年的时候,乡镇的合作社,供销社逐步退出了历史舞台,沿海打工潮已经形成,西部劳动人口流失严重,15-45岁的人有一半的人都外出打工了。
常住人口减少,就不不着那么多领导班子了,生产大队之间也相互合并,由原先的几个大队合并成一个大队,共同由一个大队领导班子来管理。
大队长这个职务要比乡长低一些,管的人口面积却不比乡长少,且不经过乡长,直接向镇上汇报工作,一般称队长。
周家村是个大村,有六百多户人家,户籍人口两千多人,一个村就能抵一般的两个大队,耕地多,又加上是古早移民的氏族村落,建国以前一直很是排外。
新社会以后,为了分散周家村这种不友好的排外,便于日后管理工作,落实到人人平等,平分田地的政策,县里领头将周家村边缘的外姓集中到一起,在周家村建立了多个生产队。
1978年以后,生产队逐渐改回了村,张家沟所在的生产队原本就在周家村的范围之内,生产队没了,就依县里的命令,在原址立了一个张家村。
因为地处丘陵,沟壑纵横,加上碍于周、张两姓交好,张姓人便改“村”为“沟”,自认自己属于周家村人。
一个村子两个姓,偏偏都不是什么善茬,经常为了争些田边地角,打架斗殴,在整个县都是出了名的惹祸村,镇领导班子的重点关注对象。
张二麻死后,大队长李建国知道肯定会闹出事来,当天上午就和镇长去县里做了汇报,下午在镇上开会,到了晚上回大队又拉着大队班子商量。
等到了第二天,镇领导班子一下来,李建国就赶紧拉着众人赶来张二麻家,又正好碰上闹事这一幕。
李建国四十出头,80年代的初中学历,中等身材,有些啤酒肚,右边皮带上别着一部小灵通,旁边挂着一串钥匙,走起路来哗啦作响。
一来到闹事现场他就涨红了脸,一手叉腰一手指着众人大骂:“无法无天,简直是无法无天!”
“你们搞这么多人在这里,想要做啥子?啊?现在是法治社会,不是靠哪个人多哪个就有理,张三妹,把手里的石头放倒!”
李建国勃然大怒,可能是想在镇领导面前找回些面子,就把在场的众人都训斥了一遍,然后才态度缓和的作调解。
他先把屋里的张宗顺喊了出来,相互了解了些情况,在院子里搭了桌椅,坐下商量“人道主义赔偿”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