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回到家,露天的前院摆了四五个圆桌,菜肴已经摆了一些,中间有一个炭炉,上面放着主菜,盖着锅盖。几桌的菜品整整齐齐。帮忙的客人、家族里的长辈开始坐上桌。喝酒的男人们同坐一桌。母亲们带着孩子们坐一桌。帮忙的妇女盛好米饭,端着碗,夹完菜随便站在某处就吃起来。男人都有位子,不喝酒就吃菜吃饭。锅盖的缝隙冒着白白的热气,远远在村里就能闻到肉香。凉菜、炒菜陆续上桌,客人们都动起来。有的孩子没位子坐,捧着碗站在桌子旁边,吃什么由大人夹。
下午,衣服、鞋上的泛黄的麻布都剪掉了,全部收入一个麻袋里。三角帽也不能再戴。孩子们偷偷往头上套,一个女性长辈默默走过去,夺过来拆了线。亲戚们说了安慰的话,陆续回家去了。傍晚时,家里还有宴会的氛围,有的村民还能再吃一次酒席。享用晚餐前,亡者的儿子拿几个饭碗,装上菜,放在篮子里,然后拎到坟上去,摆在碑前。他想让逝者也吃到家里的饭菜,接下来一个月他依旧来送晚饭。
不过,无论怎么做,也无法挽回了。一个生前有不良习惯的人过早地消耗了自己(她逝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自己造成的)。她还影响了儿子女儿。村里长辈总是拿这两代比较,因为性格行为很肖似。一个不久前还活着的人,现在在黄土后和儿孙见面。作为一个儿子,跪在碑前时,从此失去了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此生还有谁能如此爱他!寂寞的游魂们,离亡者那么近。如果他们也有世界,他们敲她的门,找她絮叨。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一切都不存在了。比如,这个小孩子,领教一番临终之言,是出于大人的安排,心里没有觉得拉近祖孙情。感情不是出自一朝一夕。出于难为情,也不好意思忘记。母亲对奶奶的情谊也不以为然。要等到很久很久以后,细品祖母的眼泪,那时,才发现自己错过了。而自己母亲是怎样一个人也会慢慢客观地了解清楚。才明白她为什么不喜欢母亲。她还是没能领进一个豁达宽厚的媳妇。
奶奶临终前叹息但没有办法。儿子品行上的错,他在生存问题上的糊涂,已经初见端倪。围绕儿子的一切担忧,时时萦绕在她心怀。老头,她不担心,他勤劳精明,有熟练的务农的技能,二儿子、小女儿她也不怎么担心,一个像父亲不像她,一个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大儿子!一想到他,他的音容笑貌、开朗的性格、一切的一切,她的眼泪大颗大颗地流出。他将要怎样面对人生。被家人族人伤害、抛弃、鄙视、羞辱。慢慢的,他不求上进,贪图享乐,经济条件变得差了,苟且猥琐。临终前的日子,卧床时,她反复琢磨这些,哭泣、悔恨,没有办法。甚至灵魂不安,辗转反侧,不能死去。后来某一天眼睛一睁,还来不及再想一遍,眼前的一切永远消失不见了。这段短暂的母子缘结束了。这段关系中包含无私的爱,也有各种矛盾、谗言,但是没能有一个持久的团圆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