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啃文书库 / 未分类 / 心理纪 / 遭遇(1/3)

遭遇(1/3)

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01•心态与病症
  第一次关于心态与病症的区分,是从父母那里。想必很多青少年朋友们的父母也是一样,认为短暂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就是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与父母多交流就能改善。这样的论述在普罗大众眼中是最合理的解释,然而,显然这是大错特错!
  普通的心态问题只是短时情绪造成的,而长期处于压力环境下的青少年,一旦无法排解这种长期积压的情绪,那么就拥有极大可能将其转化为焦虑症。
  焦虑症患者所感受到的焦虑情绪以及所表达出来的一些措辞,很多时候是无法受自己控制的。尤其是在疫情背景之下,长期的封闭以及眼花缭乱的大数据新闻,倏地扑到一个年纪轻轻的孩子身上,这何尝不是在造孽?
  但这就是信息时代,没有办法。人类用科技手段去摧残生态环境,然后出现了疫情;人类又用科技手段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虽然有了更加便捷的通讯工具与沟通方式,但是没有等到专家与智者的说法,我们这些俗人早已沉沦在这可怖的新时代里了。
  又有谁能在一个月之内连续读完一本书呢?刷抖音、刷快手,疫情之下,人仿佛只有这一点点的娱乐修身项目可以做了。面对庞大的,丰富的书籍以及知识体系,现在的人们更习惯用“短暂潦草”去覆盖自己的智慧。这种心态仍然是错误的。
  心态与时代病是互制的。本着人性的复杂,我们人,似乎更希望自己去患有这样的时代病,因为这样不用努力就看似崇高的事情,太能满足自己的虚荣感了。我们的良好应世心态终究是被虚伪吞噬了。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完全从众,放弃了间歇性地与世争辩。有人说,间歇地与世争辩又有什么好处呢?当然,我们这里要否认长期与世争辩。这必然会让你感受到自我的磨损甚至把你拉向崩溃的地步。然而,间歇地与世争辩,其实是在培养我们的智慧。最起码,我们短时间内贯彻了不再从众这个道理。这样的心态往往会带来病症,但你会感到这种病症是对自己的一种犒劳。我认为,这种方式是使我们获得所谓的通透感的最佳途径。一时的通透感,也许会换来一世的无病症。
  混沌的“智能人”啊,你们什么时候能用更多的人文思想去湮没对科技无条件的信赖呢?前两天看到一则新闻,南极的大陆冰川已经开始有化的表现了,是不是世界末日离我们就不远了呢?2025年不去上海的措辞也许是真的?这一切我们到现在还有很多人不知因果,我似乎也没有评判的权利。但等到我们知道自己有权利与义务去行使,去改变的那一刻,一切为时已晚。
  我们现在的人往往不应该用一种自私的态度去评判一个人的心态与病症。我们应当秉持一种博爱的观念,在了解自己的情况之下,有改变自己能力的情况之下,再去尝试着与他人碰撞,了解他人的人生。这样,才能达到孔老夫子所说的“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02•孝道、信仰与心理疾病
  很多人认为心理疾病极好发于小心眼的人,尤其是男人。作为一个男人,就不应该想不开。甚至有很多人认为,解决心理疾病的最好办法就是想一想:父母是如何养育你的,你这样的焦躁有什么样的意义?又会不会加剧父母的焦躁?!
  诚然,父母养育我们是我们必须要报答的;我们也不会否认中国孝道的存在。我同时认为,我们必须要在任何时候都好好想想,哪怕是得了心理疾病的时候,都要想如何去尽孝。但是,用孝道的方法去解决心理疾病的问题,某种程度上来说是行不通的。
热门推荐
足球:开局复制巅峰梅西属性 禁区之狐 从球迷到超级球星 余下的,只有噪音 篮球永不眠 篮坛:从神经刀开始 开局满级爆射,梅西求我入阿根廷 教练,我还不想退役啊 签约AC米兰后,我开摆了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