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节出错了,点此刷新,刷新后小编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稍后再试。
项羽不杀刘邦而失去天下,是这样吗?(没野心,没城府,不可沽名学霸王)
并非如此,项羽的实力远远超过刘邦,在之后,项羽有不止一次的机会置刘邦于死地,但最终都没有赶尽杀绝。因为项羽想恢复春秋时期的格局,自封西楚霸王,像春秋五霸一样做诸侯之长,并没有一统天下之志,因此不需要对其他诸侯赶尽杀绝,可以说项羽的失败是观念上的失败。秦始皇统一六国使中国历史从封建时代走进了帝国时代,项羽的行为就好像袁世凯复辟一样是在开历史的倒车,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合时宜的。再加上项羽虽然勇武过人却胸无城府,好面子、重虚名,为了“表示清白”直接将为他提供消息的曹无伤说漏给刘邦(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这种性格特征也容易使他在信息战中占据不利地位。
分析刘邦的特点(有野心,低得下头,听得进劝)
根据范增的言论和刘邦的实际作为,刘邦起事早期也不乏贪财好色之举,但入关之后却约法三章秋毫无犯,已经在考虑争取人心,他说“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很可能就没有这个鲰生,是他自己有做关中王甚至进取天下的野心。但是当刘邦看到实力上的差距而清醒的时候,也马上能果断放弃,并且为了补救放得下身段、低得下头(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在面对问题与选择的时候,对张良和樊哙的建议也是能够从善如流。在个人能力上,刘邦不如项羽;但是在识人用人、择善从之上,项羽不如刘邦,而在争取天下这件事里后者比前者更为重要。对此刘邦曾有言“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